晚上开会时,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讨论一个问题时,A 同事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理由 A1、A2、A3;而 B 同事不等 A 说完,就开始急吼吼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内容虽然理论上也是正确的,但和 A 所说的内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其语速极快,又滔滔不绝;一旁的 C 同事实在听不下去了,伸手打断 B 同事的长篇大论,把 A 同事表述的内容简单 “翻译” 给了 B 同事,B 同事听罢,瞬间沉默了下去。
事后想来,B 同事大概是还没有听完 A 说的内容,就开始急着为自己要说的内容打腹稿了,以至于错过核心内容,出现理解偏差。
这样入耳不入心、不入脑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说话被打断了也就罢了,连话题也被顺手偷梁换柱,改天换日,就难免让对方感到不爽,“为什么我说的你听不到?”
我们拥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本该多倾听才是。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列在第五个的是 “知己知彼——移情沟通的原则”。所谓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抱着 “空瓶心态”,去理解别人,才能更高效地沟通,甚至建立更牢固的相互依赖关系。
记得《写出我心》中,娜塔莉·戈德堡曾写道:
几年前,我跟从一位苏菲歌唱师父学唱歌。他告诉我,世上没有音痴这码事。“歌唱有九成靠倾听,你得学会聆听。”只要你听得彻底,那乐音便会盈满你体内,所以当你一张开嘴巴,音乐便自然而然会从你体内流淌出来。
音乐听得彻底了,便会自然流淌;交流时听得彻底了,才能在言语的迷雾中,触碰到对方的结界,发现另一颗心的所在,与另一个思想碰撞出火花。
是的,只有当我们抛开了自己的偏见,抛开了可能并不准确的预设,平下心扉,安静地倾听对方每一句说的,亦或是没说的话,才有可能感受到对方的灵魂,才有可能连通那座心灵之桥,也才有可能真正弄清楚自己是在和谁交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