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 电影《八佰》剧照
有的人忙着生,有的人忙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题记
一条美丽的苏州河,分隔了两个大相径庭的世界:一边是满目疮痍的战场,一边是声色犬马的租界;这一边炮火掺杂着血肉,另一边歌舞裹挟着冷漠。
《八佰》上映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看,因为不忍目睹战争的残酷、壮士的牺牲,没有勇气直面凌乱的街巷和同胞们横尸遍野的场景。闭上眼睛,那个年代所经历的一切历历在目: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天津沦陷,紧接着侵华日军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随后进行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几十万同胞丧命。有被枪杀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有还在襁褓中被抛向空中被刺死的孩子,还有俘虏后被当靶子射击的烈士。
每当这些场景闪现,我的心便不由得一阵刺痛!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规模,在中国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因此有了“八一三淞沪会战”。日本对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到了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同时也威胁到英、美等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这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正面参战。而电影《八佰》正是淞沪会战的缩影,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
国难当头,保家卫国不再止于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亲赴前线。战争爆发伊始,谢晋元以及其率领的“八佰壮士”,其悲壮的命运便早已注定。实际该加强营只是有四百多人,说八佰人只是为了迷惑日军。他们死守四行仓库,只为拖延日军进攻速度,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从白天到黑夜,一个士兵倒下,另一个士兵又冲上去,历时四天,却像过去了四年。
守军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唤醒了对岸租界中的国人。青年学生们、黑帮小弟们排成排,以死相拼想要将电话线送到桥对岸的仓库,在几次失败之后,赌场小弟刀子站了出来,刀削拇指,按了红手印就奋不顾身地往桥上冲,即使中弹也不回头。
在面对敌人的“铁甲阵”时,陈树生将手榴弹绑在自己身上,把几秒钟后即将成为自己遗物的物品交给连长,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他留给母亲的白汗衫上写着八个大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民族大义在中华男儿心中,超越了亲情,超越了生死。
士兵们没有一人退缩:机枪连列队,报出自己的名号后一位接一位义无反顾的背着手榴弹纵身跃下,与举着钢板的敌人同归于尽。对岸租界的国人看到此景纷纷泪目。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历史的缔造者中,不仅有名垂千古的英雄,还有无数的小人物。那些为国捐躯、籍籍无名的烈士,他们是民族之魂,是永远屹立不倒的精神标杆,更是后人前进的力量和榜样。
生命可贵,任何人都害怕死亡。但是国难当前,当旗帜升起时,便再无畏惧之人。哪怕他曾经只是一位农民,哪怕从未参过军,哪怕只是个少年,又或者只是个会算盘的胆小鬼,他们每一位都值得我们敬重。
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才知道今日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一寸河山一寸血,如今的大好河山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洗刷过的,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太平盛世。生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感恩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切。
人这一生,本就是忙着生的同时忙着死。在和平年代经历的幸或者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人在生活上遭遇过不幸、有人在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亦或是感情上被背叛、欺骗,这些都不算什么!
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伤。
好好活,好好感受这世界。为自己,为家人,不留遗憾。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