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后半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国家的GDP增速每年不超过2%,全球主要经济体老龄化严重!老龄化的经济体,生活欲望低、经济发展越来越缓慢,全球利率水平将不可避免的越来越低。而后疫情时代,整个世界的经济都有影响,大家都成了“捂紧战士”:捂紧荷包,希望越来越不容易赚到的钱消耗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对于如此状况,财务的规划要认真对待,钱放在哪里更是谨慎为之!
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议题,与会嘉宾进行了研讨: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占比14%,未来社会老龄化程度还会加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中国养老金融董克用认为:个人养老金积累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需要及早行动,积累型养老金前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长期来看将有效分担第一支柱的收支压力。他建议,个人养老金要实行以税收优惠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最大化发挥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个人养老储备积极性;建立以账户制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建立唯一、专用、终身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建立以开放性为原则的产品谱系,允许各行业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参与,匹配不同人群个性化养老需求;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运作模式,合理界定政府责任边界,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对公共养老金的有力支撑。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John Piggott肯定了中国强制性养老金制度在覆盖率和缴费密度上的优势。他介绍,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建立起庞大的养老基金资金池花费了数十年的统筹设计和管理,因此建议中国在未来20年做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规划设计,重视累积性结构可能伴随的监管挑战,更好地规避风险。
中国人寿利明光: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在养老保险产品的领取条件、领取方式、收益模式、安全性和流动性安排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增加“产品+服务”模式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养老需求,着力提升适应养老金投资要求的长期投资能力。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张维义:相比中国,美国养老金累积资产比例中,第二、第三支柱占比较大且处在平衡状态。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国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渠道打通,允许民众将第二支柱累积的资金选择性地放入第三支柱。他建议中国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推动第三支柱发展。“这需要一个过程,包括产品设计、投资者教育等。”
贝莱德资产管理汤晓东认为,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构建具有长期资产来源的资本市场体系,使其能够满足长期投资需求,并提供长期投资收益;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框架,尤其是市场流动性体系方面的构建,通过良好的流动性为养老金投资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允许国际投资者及管理人进入养老金体系,从而分享国际上的养老金投资经验;四是优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基于完善的信息披露框架,提升市场透明度,帮助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机构提升投资信心与投资耐力。
美国普徕仕集团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林羿介绍了美国个人退休账户作为美国养老体制第三支柱在金融产品设计上的特点。他认为,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受到美国民众欢迎,主要优势在于:一是税优和税延;二是具备灵活性和个人主导权;三是提供多样化的长期养老金领取安排。
我们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也守不住认知以外的财富;国家大力提倡个人将保险作为财务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先来看看保险是什么:
保险是什么:同质风险分担!可以简单理解:保住赚钱的人,留住赚到的钱!
风险可以分为四类:
1)发生概率大,一旦发生,产生的影响也特别大。比如,大地震之后的余震。对于这类风险,要尽可能规避、逃离。
2)发生概率小,但影响往往特别大。 比如,癌症,意外。应对这类风险的方式是“转嫁”。
3)发生概率小,产生的影响也小。 比如,明天下雨的概率是10%。面对这个风险,“承受”就好。
4)发生概率大,但没什么影响。 比如,明天下雨的概率是90%,那带把伞就好了。这种风险处理方式叫做“减轻”。
四个象限四类问题,第4象限问题,与我们最贴近、上文中亦提及国家关心,时间紧迫,大多数人都要涉及的问题:养老!人这一辈子花钱的时间比赚钱的时间长。科技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国人正跑步进入老龄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让养老成了一个社会大问题,家庭结构从421向8421转变,如图:
未来的一大趋势:社保的压力大,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长期低迷,人口日渐衰老;而少子化、老龄化、长寿化让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另一个费解的难题:有存款,有房子,有养老金,仍然面临会老后破产,究其原因如下:
1、最直接的原因是生病和受伤,一旦步入老年,谁的身上都可能发生这些情况,医疗费和护理费将迅速掏空自己的资产,包括存款和房产。
2、隐蔽的原因是长寿,长寿意味着更多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护理费,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却成了压垮老后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3、由于钱的各种精打细算,使得生活都不再正常。老后破产导致了“社会联系”的断绝,活着的价值无可寻觅,心灵无处落脚,那么,老人连活着的力气都会一点点失去。之前的那些熟人及朋友,逐渐的都没了联系。联系需要钱,一起活动也需要钱。对他们而言,真正的痛苦,在于失去了与人、与社会的“联系”,在于不知道为谁而活,为什么活着!
从而有这样一种风险,叫养老风险,它在上图的第4象限!它是一种缓慢渐进的风险:平时感觉不到,一直慢慢积累,等你感觉到有问题,想准备已经来不及了。 它是一种跨度很久的风险:贯穿整个后半生,有可能长达几十年(想象一下几十年钱不够用是什么滋味)。 它是一种无法体验的风险: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到底什么样,现在的你感受不到,因为它是无形的。风险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无形性,因为无形而无感,因为无感而无备,因为无备而无措,最终因为无措,结果只能让人很无奈。
可能你会说,我有社保养老啊,怕啥!来看一组数据:世界银行建议,若要使退休后生活水平与退休前一致,没有落差,养老金替代率不能低于70%( 70%被称为“养老品质线”)。国际劳工组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 55%被称为“国际警戒线”)。中国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于2003年、2009 年跌破70%、55%,目前已经不足50%。现在还没到深度老龄化,更没到超级老龄化的阶段。那时候我们的替代率能达到多少?会不会像日本一样(25%),甚至更低?
因此,保险里的终身增额寿险产品成为一个较好的财务规划工具:让零钱变整钱,整钱变财富!现在有钱不代表将来也有钱,现在能赚钱不代表将来还有赚钱能力,在有赚钱能力的今天为明天存点钱,就能在明天从容面对风雨,让年轻的我们养活年老的自己。
投保案例:XX增额终身寿险—基础养老版
金总,男,40岁,希望为自己做一份补充养老储备。经过考虑,金总选择为自己投保XX增额终身寿险保障计划,XX增额终身寿险+100万定寿+豁免C12+豁免中轻症,首年保费:31.7万元,交费期:10年,总保费317万
利益演示:
1、金总一切顺利,按合同约定如期交满保费,强制储蓄,给自己留一笔补充的养老金或传承金
2、10年规划期,金总如若不幸发生合同约定轻中重疾均豁免以后各期保费,未来的保单利益不变
3、保单价值终身稳健增值,一笔生命等长的现金流让养老更有尊严
可设定65岁开始每年固定领取收益部分522*3.5%=18万作为养老年金,522万养老本金终身相伴;
如若75岁开始,每年固定领取收益部分737*3.5%=26万作为养老年金,737万养老本金终身相伴。
这笔保单在不同的保险公司投保还有不同的附加价值服务:如免费问诊、健康教练、入住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孩子出国留学等等。
做时间的朋友,什么时候开始,决定权在规划者本身。这是一种认知,亦是一种方法。
家中有粮,心里不荒!老来无忧的生活还是可以期盼的,“老”你不能阻止,忧或无忧你可以调节!
春风得意时布好局,四面楚歌时才能留条路,保险正是那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