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她用98首宫词,记录了纸醉金迷里的百态人生

她用98首宫词,记录了纸醉金迷里的百态人生

作者: 简一的西楼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9:29 被阅读2296次

四川成都体育中心南侧,东华门一带,曾挖掘出汉朝至清朝的文化古迹,被称为东华门遗址。其中隋朝人工湖摩诃池,是今天故事的起源。

再现唐代摩诃池盛况局部效果图

摩诃一名,官方认可的说法是,得名于一位西域僧人。彼时,隋朝蜀王杨秀挖了大量的泥土,扩建城墙。于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被这位僧人看到后说,摩诃宫毗罗。意为此池广大有龙

后来,王建立蜀国后,摩诃池改名为龙跃池。儿子王衍嗣位,扩建摩诃池,重修内苑。耗时三年,终于完工。与此同时,摩诃池改名宣华池,内苑改名宣华苑。

来源《宣华录》

这是一座怎样的别苑呢?我想很多人都看过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里面有一场极乐之宴,如梦如幻,极尽奢华。这一幕场景,仅是宣华苑的一角,还不包括各式亭台楼阁、毬场狩猎场、道教宫殿仙台和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氏春秋》说,全则必缺,物极必反。不过五年,王朝更迭,别苑易主,徒留一声叹息。幸好,王建小徐妃,王衍母亲花蕊夫人用98首宫词,记录了宫中生活的所见所闻。虽不能回到晚唐五代,却能从她的宫词中,窥探一二。

宫词里包含太多内容,如果不是专业解读诗词的人,或者资深诗词爱好者,估计看一眼,只会觉得写得真好,用词很美,却无法真正了解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花蕊夫人宫词的真实感受。

所以,当我拿到苏泓月写的《宣华录》,如获至宝。作为获得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的作者,她的文学底蕴毋庸置疑。搭配300幅来自唐五代墓葬出土文物图片,及唐宋绘画一起食用,可谓有滋有味。

这本对花蕊夫人宫词的解读,仿佛是一把打开晚唐五代的钥匙,既看到艺术上的鼎盛与辉煌,也看到繁华落幕后的苍凉与悲怆,更看到不同人生的苦与乐。

你会知道,王衍吃喝玩乐的原因是,他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你也会了解,后宫妃嫔拼命争宠,还是落得无人问津;你甚至看到,宫女和太监整日步履薄冰,只为了活下去。

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抵挡历史的车轱辘,或被载入史册,或被淹没于无形。所以,人生要及时行乐。这一点,恰恰是花蕊夫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她的宫词中,没有伤春悲秋,没有怨天尤人,甚至很少能看到她的情绪。更多时候,她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她所看到的事物。

现在,我们去看看晚唐五代宣华苑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皇帝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前蜀有两任皇帝,一是开国皇帝王建,二是亡国皇帝王衍。

前蜀高祖王建

王建,盗贼出身,入过监狱,幸得高人指点,投身军营,后攻打敬瑄,夺取西川,吞并东川,最后自立为帝。

在位期间,广纳贤士,礼遇唐室旧臣;迁居入蜀,给蜀都带来了中原文化;尊重道教与佛教,聚拢与教化民心。就连修建宣华苑,也是为了树立国威。

王衍,王建与小徐妃花蕊夫人之子。他的皇帝之位,而是其母花蕊夫人勾结宦官,与姊大徐妃合谋,发动政变得来的。这是两个怎样的女人呢。

苏泓月在《宣华录》里这样说道:花蕊夫人与其姊出生在成都,父亲徐耕,以诗书培育两女,故姐妹既有国色,又具有才思文藻。

花蕊夫人

言下之意,两姐妹不仅长得好看,还不是绣花枕头,有手段懂谋划。但这点谋划仅局限于后宫之中,无法像孝庄一样,有那么高的格局和开阔的眼界,帮助儿子解决内忧外患。

花蕊夫人从不督促王衍勤政爱民,反而放纵,甚至与他共同享乐。放在寻常富贵人家,没有半点问题;但生在帝王家,是要有义务承担起这个责任的。以至于后世很多人都认为,王衍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

说得也没有错,我也不打算为他洗白,这本来就是他的一部分。历史好玩就好玩在这个地方,你能看到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个人,分不清谁真谁假。不如把这些都当作真吧,因为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

来源《宣华录》

王衍作为皇帝是失职,又或者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北有后唐,南有蛮诏,个个强良霸盛。他既没有能力,蜀国也没有强大的兵力,去征服这两个国家,只能选择逃避,沉迷享乐。

不过,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值得被称赞的。因个人喜好,园林、绘画、诗词和歌舞等领域,都得到飞速发展。可以说这五年,是五代十国时期艺术上最鼎盛的黄金时代。

来源《宣华录》

而且,他还自编自导大型歌舞剧《采红莲队》,二百二十名女伎集体表演,重现摩诃池上采莲的场景。可想而知,场面有多壮观。后主孟昶也曾尝试过,但整体的演出效果都没有王衍来的好,只能说没有灵魂人物,就算一模一样照搬照抄,也没有原来的味道。

作为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皇帝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如果你做得好,就是理所当然,就像王建;如果你做得不好,就要留下千古骂名,就像王衍。

至于是非功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秤,都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后宫嫔妃各有特色

被选入后宫做嫔妃的,一靠家世,二靠相貌,三靠才学。尤以家世最重,只因其背后涉及到朝中的权势关系。

韦婕妤是王衍最爱的宠妃之一。想当年,汉武帝刘彻为娶陈阿娇做妻子,曾许诺造一座金房子给她住,王衍对韦婕妤的宠爱更甚。

来源《宣华录》

她本是花蕊夫人的侄女,王衍的表妹。为了不让外人拿这层身份做文章,不惜给她编造假身世,还不惜为她废除两任皇后,高氏与金氏,想立她为后。无奈,金氏的家族势力过于庞大,只好重新立金氏为皇后,韦婕妤为元妃,位列众妃之首,还让她住进金房子里。

与《甄嬛传》里甄嬛以钮祜禄·甄嬛,四阿哥生母的身份为由,重新回宫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留在王衍身边,又能平衡朝中各大家族之间的势力。

来源《宣华录》

另一个受宠的妃子,应该是李舜弦昭仪。苏泓月在《宣华录》里说,她是个波斯混血美人,祖辈在隋朝时来到中原,后随唐僖宗入蜀,留居梓州。其兄李珣和李玹均通医术,懂草药植物,兼做香料生意。算起来,李昭仪应是商贾的后代。

从商贾家庭里走出来的女孩子,诗词做得也不错。其实,《宣华录》越看到后来,就越能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在王衍身边长宠不衰的人,个个身怀绝技。重点是,此技基本与王衍的个人喜好有关。

譬如他身边有个女官,擅写草书大字,能随时随地把他即兴而作的诗词记录下来;李昭仪擅做诗词,与王衍爱好相投,只是她的诗词中,会带自己的情绪,或伤感,或忧愁;宣徽院使王承休,演而优则仕,手握兵权,当上秦州节度师。

来源《宣华录》

如果把王衍类比成职场上的领导,把这些人类比成我们自己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场提示。

那就是,在职场中,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要让领导看到你的优势,这样才有可能升职加薪。

可能有些人说自己没有优势,让我们来想一想。领导是不是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你来做?你是不是在第一时间,就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与同事关系融洽,他们都愿意配合你完成工作吗?你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团队分配给你的任务,并不给团队拖后腿吗?诸如此类。

这些能力,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习惯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留心去学。

来源《宣华录》

话题有些说远了,继续回来。最后要说的是,出生平民,却因画像获宠的刘宫人。这个忠君爱国的妃子,在秦川驿被俘后,拒不投降,慷慨赴死。临死前说道,家国丧亡,义不受辱。真真让人钦佩不已。

虽说后宫嫔妃各有特色,但悲哀的是,她们命不由己,不得不拼命争宠。好一点的,一夜恩宠,享尽荣华富贵;坏一点的,清贫落魄,老死宫中。

所以,我觉得生活在现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我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三、宫女太监活着都不容易

在皇宫大内,最不容易的当属底层的宫女和太监。于他们而言,只是努力活着,就已经很辛苦了。以太监为例来说吧。

花蕊夫人有一首词是这样的:后宫阿监裹罗巾,出入经过苑囿频。承奉圣颜忧误失,就中长怕内夫人。

来源《宣华录》

这位太监,既能在御前侍奉,又能出入宣华苑,想来是王衍的亲信。官职高是不用说了,在外人看来,那也是风光无限。但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这个职位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首先,人要聪明,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意。有些话,皇帝心里明明已经有谱了,只是想要借别人之口说出来罢了。说得好,也许有奖赏;说得不好,或许就是一顿板子。

其次,人要圆滑,玲珑应付各个宫中,想要打探皇帝消息的女官和妃子们,又不至于得罪她们。这种事情,在宫斗电视剧中不算少见。

来源《宣华录》

曾经有段时间,王衍效仿晋武帝司马炎,玩羊车睡美人的游戏。想要争宠的妃子,用送银子等方法,贿赂皇帝身边的太监(这个太监未必是上面说的那个),为的是提前拿到王衍羊车游玩的路线,趁机博一下。

太监在这里的作用,相当于写文章时,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要做得巧,做得妙,才能在宫中长期生存下去。若被发现,估计小命就没有了。

最后,人要谨慎,不被别人抓住小辫子。有些眼红的人,指不定在什么角落里,等着他出错,或设计陷阱,好抓住机会,立刻上位。

来源《宣华录》

上述三点,如果放在职场中,也是通用的。其实就是,能力强,情商高。往往领导的心腹,大多都具备这两项能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人不多。更多的是普通人,勤勤恳恳地做着一份工作,只想着不要出错,顺顺利利完成当日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不用像这位太监一样,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生活。

不对,他们活着不是生活,仅是生存

四、写在最后

合上《宣华录》的那刻,脑海中蹦出一句话,好一个宣华苑,何尝不是京华烟云,红楼一梦呢。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苏泓月说,宣华苑是一个乌托邦。我想,它是《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

一面盛世繁华,一面累累白骨。

备注:除备注来源《宣华录》外,摩诃池的位置信息与其他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文章

  • 她用98首宫词,记录了纸醉金迷里的百态人生

    四川成都体育中心南侧,东华门一带,曾挖掘出汉朝至清朝的文化古迹,被称为东华门遗址。其中隋朝人工湖摩诃池,是今天故事...

  • 放手

    许过半生 仍是路人 看 车行人往 观 纸醉金迷 尝 人间至味 品 百态人生

  • 1.11 生命诚可贵

    纪录片《人间世》,记录了人生百态,揭示了人性,看破了人心。 观众流着泪,在活生生的例子里,感悟着自己的人生, 生命...

  • 《红楼梦》(三)

    晨阳昏后,读红楼,阅尽人生百态 戏里人生,话悲欢,繁华过眼云烟 纸醉金迷,豪门盛宴场 凡间红尘,名利且喜且恼 慢看...

  • 绘本讲师训练营【17期】13/21阅读原创——读《回家的夜晚》

    17017-刘珊珊 日本绘本画家宫越晓子的绘本《回家的夜晚》是一本描写夜晚人们生活百态的图画书,她用温柔的笔触为...

  • 12+12专题摄影同学相互探讨!

    张育喆《广场里的交通工具》部分照片人物有遮挡 《我眼中的乔姐》拍摄很到位! 高少康《广场的百态人生》没有把百态一词...

  • 一天一画30地铁中的速写

    地铁里的人生百态

  • 日记

    听春风百花香来, 读秋雨暗香不在。 记人生百年轶事, 看世间人生百态。

  • 风语||一场大病 感悟良多

    有人说,人生如硬盘。这个硬盘里,既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也记录了身边的美好和丑恶。 这场大病,也被人生硬盘忠实地记...

  • 我的时光

    音乐里 月色下 路遇百态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用98首宫词,记录了纸醉金迷里的百态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td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