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父母,都曾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对孩子口出恶言。
我们本意是为了孩子好,可一时情绪的宣泄,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能不能像我们一样,听完了骂,一会儿就会忘呢?
当孩子真正被我们骂的时候,他们的害怕、恐惧、痛苦、无助和自我贬低会不会可能是我的5倍、10倍?我不知道,也不敢想。
所以,鼓励孩子的第一层,也是最要紧的第一点,就是在想骂孩子的时候,闭上嘴。
因为责骂,一定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糕。 和“责骂”对应的行为是“夸赞”。
夸赞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通过不断的正向评价,来强化孩子的某些行为。所以夸赞孩子,有时候会特别有效果。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夸孩子很容易。他们的每一个技能,无论多么微小,比如会走了,会握笔了,我们都愿意给孩子最大的夸赞,“哇,宝宝你好棒!
所以,鼓励的第二层境界,是开始认识到孩子需要夸赞,愿意因为孩子的成就表达赞赏。
一些教育理论提出,夸孩子“很棒”是一种粗放式的夸奖,它夸不到点上;同时还是一种只针对结果的夸奖,这会让孩子重视结果多于过程。
所以,现在我们常常这样夸孩子,夸他们努力、认真、细心等等 。
如果说夸赞是糖果,不能多给,那么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给与鼓励,就是饭,可以多喂。
鼓励的第三层境界,是我们认识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好事。
我们鼓励孩子,不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在平平凡凡的做事,甚至是在调皮捣蛋。但是这些时候,都是我们鼓励孩子的好时机。
所以,鼓励的最后一层境界,就是要“看见孩子”。
看见孩子,意味着要我们不再拿自己孩子和其他人进行比较,意味着我们不再高高在上地去评价他们,意味着我们开始会平等地去倾听他们。
其实,鼓励的方式也没有标准。它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谢谢”,可以是无声的陪伴,也可以是仪式感很足的庆祝,更可以只是一句最寻常的“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