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事,让我不禁勾起很多对人而讲更加深层的思考。这是本老书,书的作者到现在都活的很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他更自我,更尊重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读这本书的兴趣点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
1,李开复强大的人物背景
2,一个被死神拉手后,又凯旋而归的故事
3,走过这段旅程后,李开复对事物看法的改变和归纳。
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这段经历,不是要看破红尘,回归自我,去注重我们更该注重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学的东西。读了这本书我好像在这本书找到答案
向死而生,从李开复得病开始。字里行间,我能感觉的他那种大难临头时对生命渴望,对过去往往的后悔。李开复时不时回忆了他之前玩命似的工作。邮件白天一小时回信,晚上3小时内回信的习惯。一趟商务旅程从来都是排的满满当当,无暇顾及路上的风景。被他几乎忽视的家庭关系。和其他类似患者一样,徘徊在地狱门前,李开复经历了惊讶,打击,灰心,不甘心,希望,失望,重燃希望,坚持。文字间并没有熊顿《滚蛋吧,肿瘤君》般的顽皮,而是中肯直抒了当时的心路历程。李开复并没有加重描写自己得病后痛苦心情,也许那是他的一个心理暗礁,不愿意多回忆罢了。
得病已经成为事实,治疗已经开始,死亡学分必须开始补修了。”病中觉悟“这部分,我觉得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对死亡的理解”之前我在读耶鲁大学公开课总结的时候也提到,人之初(初到社会),我们要正确理解死亡,只有看清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珍惜,什么是负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放下骄傲,学会感恩,和自己赛跑。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最严厉的导师。作者从”与过世父亲的偶遇,与星云大师的交谈,审视墓志铭后的感悟,多角度的去理解,阐述他的感悟和观点。
感悟过后,李开复针对感悟的实施提供了三点建议:
1,对自己的人生,从每一天开始“less than tomorrow,but more than yesterday"也许可以完全表述他对生活每一天的要求。从做真实的自己,乐于助人开始策己,尽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其余的,放开手吧,世界并不是你所能改变就改变的。平衡好自己身边的一切,管理好自己每天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工作,身体,家庭比重,才会让人生更加丰富。
2,对于健康,这就是对自己的身体的负责。经过鬼门关一趟的李开复,给出了以下几个特别具体的方案。
a,睡眠,睡眠充足人才有精力,甚至可以让自己更加聪明;(每个人睡眠情况不同,自己去平衡,我自己很晚睡,但是我睡的很好,属于深睡眠,所以我个人觉得我可以睡的少点)但是必须保证自然醒。中午稍微休息下(我15-30分钟足够了,李开复是30-60分钟)。
b,吃出健康,食疗才是真正的治疗。人类器官比动物负责,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造成”落后“。比如,梅花鹿如果身体缺铁了,她自己会去找含铁较高的草进食。我们人因为口感口味的记忆和喜好,有可能会忽视这一需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和食草动物一样,肠道较长,比较适合素菜类的食物,但不能光吃素。粗粮,高纤维食物,更加适合我们的身体。
c,对待家人,之前耶鲁大学公开课总结里我也提到。一个即将临死的人,如果他在生命旅程中获取慢慢的爱,在面临生死的那刻,反倒是更加坦然。李开复是个特别有心的人,分不同篇章,逐个介绍了他身边的家人,和家人的一些趣事。我自己回味了下,我自己也可以回想出很多自己和家人的有趣的事情。珍惜家人,因为,他们不可替代,他们始终在你身边。
最后以高晓松的”向死而生“的歌词结尾:
向死而生
词:尹约
曲:高晓松
任狂风灌满衣袖
用脚步丈量星球
烈日下白色沙漠
被我双眼吞没
碾过春的车辙
在秋的原野停泊
看星河高低错落
淋湿我的过山车
君不见沧海浩瀚磅礴
向死而生的辽阔
信天翁在千云之上
俯瞰之处皆是远方
白云贯日而过
天狼星立地成佛
夜空中潮汐翻涌
是你梦里苍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