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并失联的山友是来自广东的黄某(女)。他们一行共51人,于1月22日晚到达双桥沟景区进行为期7天的攀冰冬训活动。
3日,3名山友在未办理入沟及登山手续的情况下,私自攀登四姑娘山玄武峰。其中一人因体力不支提前退出,另两人继续攀登,在5100米海拔的山上遇险。
接到求救电话后,在景区协作队员的救援下,遇险男子被救回,据他介绍,遇险女子腿部受伤,尚挂在崖壁上。
3日下午,四姑娘山景区组织人手前往搜救,因暴雪无果返回,4日清晨6时继续进山搜救。但截至上午10时,前方传回的消息是“崖壁上并未看到人”。
她身上被积雪覆盖,只能看到头盔和脸,基本确定遇难。
中午1时左右,失联的女子在玄武峰5200米海拔处找到,救援人员所在的位置地处峭壁无法施救,距离女子坠崖地只有30米左右,但连续呼喊了几个小时,女子无任何反应。
救援队员报告,事发地积雪很深且还在下雪,可视范围很小,搜救非常困难,“她身上被积雪覆盖,只能看到头盔和脸,基本确定遇难”,为了安全,救援人员不得不在傍晚撤回。
偷登行为已经成为户外运动的毒瘤,不少山难都是源于此。
据调查,这3名山友在攀爬四姑娘山景区的玄武峰时,未办理入沟及登山手续,属于违规登山。
近年来,户外运动已经越来越多深入人心,私自进行高危户外运动也不乏少数,有的人认为没必要报备申请,登山是自己的事,自己开心就好,为什么要受人管?但你要知道的是,偷登行为已经成为户外运动的毒瘤,不少山难都是源于此。
我国的登山运动由国家体育局负责管理,需按照国家体育局的《国内登山管理办法》的规定,登山必须提前申请,获得批准以后才可以进行。登山行政许可证,也称为“登山活动批准书”,是对登山行政管理机构对登山活动的批准。
登山许可证适用范围:“西藏自治区5000米以上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3500米以上独立山峰的登山活动”,包括此次山难的发生地,海拔5383米的玄武峰。而像攀登武功山(1918米),小五台山(2882米)等山峰则是不需要获得登山许可证的。
持有登山许可证登山能够让自己的登顶事实获得官方机构的认可,即颁发登顶证或者登高证,同时也使得自己避免遭到执法部门的阻拦。
领队是标配,不要高估自己。
在户外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不容忽略的。在基本装备和专业知识、技能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经验的领队和后援力量也不可少。必须配备登山教练或者登山向导,这对向导的专业性和合法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迅速判断即将发生的应急情况,并及时正确处理,对确保队员的生命安全也很重要。
最关键的是,登山运动已经在人类生命禁区的边缘,再有经验的登山者也不可能拍着胸口说绝对不会遇到困难,相互协作非常重要,但过于庞大的队伍也会带来相应的麻烦,因此限定了每队登山人数的下限和上限。队员两人以上,并参加过省级以上登山协会组织的登山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培训及体能训练;配备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1名登山教练或高山向导最多带领4名队员。
毕竟登山运动属于极限运动之一,已经超出了正常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范围,为确保安全,体能训练和专业知识都很重要。
不登“野山”,迷路记住“STOP原则”
牢记国内外通的“STOP原则”,即stay、think、observe、plan 的首字母,意思分别是待在原地、思考、观察、计划。首先待在原地,禁止随意走动;其次要保持冷静,尤其带队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及时安抚大家,准确做出判断;第三,观察周围地形地貌,寻找可以走出去的办法;第四,综合分析现状,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最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
如果迷路了怎么办?——点击查看【野外迷路保命指南,五条黄金法则告诉你!】
登高望远心情愉悦,切忌此时大意。
根据以往山难的数据,事故多发在下撤时,根据实际案例来看,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登高望远后心情愉悦、回家心切,容易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下午天气变化多端,易刮风下雨,造成摔伤、被困、失温等事故;参与者欠缺对体力分配法则的了解和运用,返程时体力易透支,导致无法返回。
山永远在那里,生命是第一位。
四姑娘山的遇难消息令人痛心,小野想和大家说,登山户外具有高风险性,切忌盲目出行,出行前一定了解目的地的地形和天气、做好行前计划、掌握户外基础知识,这也是安全出行的前提,如果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避免心态失衡。
我们去攀登去挑战,是因为山在那里,但是山永远在那里,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