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我妈说前段时间见的一个阿婆死了,听了有些惊讶,那次见那阿婆是她给我做媒,还耐心地劝我如果碰到好的就不要太挑了,拉着我和我说了半天那个男孩有多好家里父母有多好,阿婆根本看不出有八十几岁,身子硬朗口齿清晰,还种田卖菜,那竟然是最后一面,最后对她的印象,突然想起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一句台词: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听到那位阿婆去世的消息感觉有些突然和一些感慨,可能因为不是太熟,并不是太难过。对于难过这件事我觉得是你投入感情越多反弹的悲伤也会也多。譬如我奶奶。
晚上睡觉时竟然真的梦到奶奶了,梦中,明知道她已经去世了,但看到她还活着,高兴坏了,就这么高兴醒了。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上外面射进的光忽明忽暗,忽然觉得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这些人,见一面少一面了。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是假设一个人能活75年,将75年换算成月就是900个月,然后画个30*30的表格,一张A4就够了,然后记者采访路人有多少岁,一年能有多少次陪父母,采访下来,原本路人都只当个游戏玩,可当在A4纸上真正量化后都感慨岁月确实是神偷,自己的人生已不知不觉过半或过大半,能陪伴父母的时间量化到A4纸上也屈指可数,不少被采访者扎扎实实地看到这种事实后都五味陈杂地哭了。
我自己也算了一下,我27岁,母亲49岁,假设我每个月能有2天全天认真陪母亲(细细想来,如果说是认真陪,一个月加起来还不到1天的时间,大多数时候自己都认真陪着手机、电脑、做着自己的事,敷衍着母亲唠叨的各种家长里短),那量化到表格上:
900个月人生表黄色是我已逝去的人生,真感觉过一个月少一个月了,红色是我还能陪我妈的时间,不到21个月。我身边还有大把一年只能回家一次见一次父母的人,那他们可能能标红的格子只有最后一格吧。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光是父母,包括朋友、同事、同学等,有些大学同学可能毕业后就此生缘尽了,有些关系好的,也只有在结婚这种大事上才见到他们一面,关系再好一些的,毕业到现在见面也不超过5次,平均1年1次。
思及此,觉得要认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走心地陪伴自己在意的人,行动起来,从生活的细节开始,一个电话,一顿晚餐。哪天,在我偶尔回想时,和他们的记忆是饱满的,没有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