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我还在玩命地写书评的时候,有一位亲戚问我:“小琳,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我想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媒体。”
“欧,就是写文章呀。你从小就爱写东西,也算对口了。”
额……说实话,当时对这位长辈的评价,我心里有些暗暗的不爽,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随着2017新年钟声的响起,知识付费的第二年来临。闷头写书评的我,也逐渐被邀请到千聊、荔枝、朝夕等线上直播平台去做分享。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应对自如,感觉差不多适应了这种通过直播实时交流的方式,与读者、听众沟通。
那么,效果如何呢?似乎“发声”和“写文”是两张皮,谁也照顾不到谁。
这里面,有问题!
今年7月,新媒体大神勾俊伟老师开通了饭团。当看到了系统详细的课程计划时,我毫不犹豫地下单包了年。
到今天,跟着勾老师系统学习新媒体知识,马上就要到第4个月了。如果要问我收获到了什么?关注我的公众号“悦读自习室”,就能看到百分之六七十。
那么,其他的变化在哪里呢?今天,我就想借着本周勾老师饭团的“直播主题”,详细跟你聊聊在“写作之外”我的体会与感受。
也许你会问,饭团是个啥?吃的吗?
哈哈,那我就先把勾老师的原文内容发出来,让大家有个初步印象:
首先需要强调,今天讲的“直播推广”,不是要去研究“如何推广一场直播”,而是利用直播推广你的公众号或者你的其他账号。
换句话说,直播在这里是公众号的推广方式之一。
提起“直播”,很多小伙伴会抱怨:“老师,我没什么颜值,不会唱歌、也不会讲笑话,是不是做不了直播呢?”
多数人了解的只是狭义的直播——即:在直播讲笑话、喊麦等。实际上这都只是直播的一小部分,你完全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借助直播宣传自己的品牌。
『方法』
用直播来推广公众号或其他账号,总共分为五个步骤。你可以点开第一张图。
第一步,选择形式
你可以选择视频、音频或文字形式进行直播。这三种形式,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你需要尝试几次,看自己擅长或不讨厌哪种形式。
如果你选择的是视频类,那么接下来就要去一直播、映客、花椒、熊猫等直播平台注册账号;
如果你选择的是音频类,那么接下来就要去喜马拉雅、千聊、荔枝等平台开通账号;
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字类,那么有两种方法:一是短时间内(比如1小时)就在微信群分享;二是针对某一亲历时间,在论坛进行持续发帖直播。
第二步,确定主题
确定形式并注册账号后,接下来你要确定一个直播主题,也就是网友在直播网站看到的那个话题。
这个主题,首先要基于你的定位,比如我直播的主题一般是《1小时教你如何入门新媒体写作》《新媒体推广的8个大坑》等,与新媒体严格相关。
其次要在标题上下功夫。直播标题和文章标题类似,为了让更多人点击进入,你需要给你的直播起个好名字。
第三步,尝试系列
千万不要指望一两场直播就能让自己火起来!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你要做的就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多场直播.这几场直播最好呈系列化,让参与者有下次再来参与的兴趣。
比如,第一次直播是《猎头教你写简历01:简历撰写》,那么第二次就可以是《猎头教你写简历02:简历优化》,第三次是《猎头教你写简历03:简历投递》......每一次都围绕这个主题,让观众有“追剧”的感觉,逐步提升你的人气。
第四步,信息植入
既然用直播来推广公众号,那么你必须会把信息植入。植入时,有两个细节需要你注意:
①必须给出理由,很生硬地告诉对方“来关注我吧,微信公众号是某某”,人家没必要关注的;相反,告诉观众“关注某某微信公众号,下载今天的资料”“关注某某微信公众号,有问题直接问我就好”等等,关注的可能性会增加。
②必须防止自嗨。常见的自嗨就是视频直播时,放一个二维码在你的桌角。看起来好像你的道具准备得不错,但是当你在直播时,观众通常是用一个手机观看的,很少有人会截图→退出直播软件→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相册图片→关注公众号→再回来继续看直播。所以,如果你做的是视频直播,放二维码不如放公众号名称。
第五步,挖掘资源
一个人做直播,人气提升会很慢。因此当你做了一段时间直播后,需要挖掘资源。资源包括两大块:
①平台资源。如果你的直播内容不错,你可以尝试和直播平台沟通,获得平台流量支持。比如3月份我做的一次直播,直接通过网易云课堂的牵线,去和脉脉官方沟通,当晚就有近5万人观看(见第二张图)——如果没有合作,恐怕最多也就500人了。
②互推资源。这一点有点像微信公众号的互推了——直播间也能互相推荐,你的直播中引荐别人、人家直播时也推荐你。
1、整体印象
这就是每天早上,我们在饭团中看到的内容。细心的你会发现,除了文字以外,还会有一张知识架构的图片附在文中,方便学习者保存与查阅知识点。
由于是饭团的内容,所以开头结尾的处理,相对简单粗暴一些:直接切入,果断结束;留下作业,坐等反馈。而且没有很吸引人的标题。(买了饭团你就肯定会看呀,阅读量不是问题)
那么,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份饭团比较干,需要配水才能消化吸收。而同时大量的应用讲解、细节干货,让务实避虚的我们感觉,这个饭团买得值!
2、内容简析
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
很多小伙伴,尤其是刚刚开始有想法要做“自媒体”的人,会像我的那个亲戚,认为“新媒体”就是“写文章”。但是,我想说,这真的是太小看“新媒体”这三个字了。
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意味着它不会停留在一种状态下太久。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日新月异,写文章只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现在越来越火的音频节目、视频直播早就被新媒体纳入旗下,变成树立品牌的传播渠道之一。而作为“想做自媒体”的我,自然要跟上节奏,猛吃饭团,将品牌推广出去啦!
那么,具体要怎么推呢?
勾老师给出了5个步骤:选择形式、确定主题、尝试系列、信息植入和挖掘资源。
比如说,我想在千聊平台上开一期讲阅读方法的课程。
首先在新建话题的时候,就要选择是“讲座形式”还是“幻灯片形式”。也就说我要确定课程中主要是发语音,还是发图片。根据我的主题,应该是以语音为主。而如果是讲摄影,或者旅游经历一类的,相信以图片为主就更适合了。
然后确定主题。在平台上新建话题的时候,还要输入主题(标题)时间等关键字段。这时,一定要想一个能够“吸引人”,直达读者痛点的标题,才会让自己的课程有更好的推广效果。
在多花一些时间,好好考虑是很有必要的。这时想起我上半年在千聊上讲的一期亲子阅读课,开始用的《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后来在主办方的建议下,换成了《让孩子把阅读印在脑子里,一招就行!》效果就明显好了很多。
好了,到这里,我们开一期线上课程的设置步骤基本就完成了。那么下面,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直播”这种推广方式,让更多学习者关注到自己了。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做系列课程。独木难成林,系列课一是会增强自己的专业性,二能增加受众的粘性。一举两得的方法,不能错过!
然后,在直播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地将需要推广的号发给学习者。当然最好不要硬广、强发,否则很难有人买账。用提供资料,促进交流的方式,顺其自然地将其引导到目标账号中,不失为一种更加智慧的做法。
最后就是寻求他人或者平台的推广了。千聊对于优秀讲师有首页展示和号内推广的政策。其他平台也都会有相应的鼓励和推广方式,因此将内容做好,争取与大号、平台连接,推广效果必定会一路攀升。
3、联系经验
刚才说到在今年上半年,我曾经在千聊上做过的一期名为《让孩子把阅读印在脑子里,一招就行!》的课程。说实话,当时对这堂课还是很重视的,因为与我联系的线下课程主办方,要先“听听效果”。因此我在课前将逐字稿改了又改,给身边的小伙伴们试讲,根据反馈对内容再进行调整,可以说是尽了全力。
记得当时的学习人数有2000+。但是,当直播结束,我看到讨论区里寥寥的留言,突然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我到底为了什么做这次直播呢?尤其看到公众号后台纹丝不动的数据,对“直播”这种存在的怀疑就更加强烈了。
那么,现在让我再来总结4月的那期失败的微课,至少有三个硬伤:
² 标题。虽然主办方提示了一次,但在吸引程度上,还是欠缺火候。
² 与系列主题不符。这堂课被放在“儿童阅读”系列课中,而我讲的是:通过阅读,学会赞赏孩子的正确方法,文不对题。
² 推广。在最后一张PPT上加了公众号的二维码,说了一句“欢迎关注”,效果为零。
难怪之前课没少讲,效果却不好。缺乏思路与步骤的实践,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呀!
4、规划应用
那么,在学习了这期饭团内容之后,我为自己以后的直播课程,定下了几个指标,防止再次出现“空忙一场”的情况。
ü 课前与主办方充分沟通,明确课程定位。
比如,下个月我要在拆书学院的千聊平台上,开拆书课。那么,提前将课程标题、主题、大纲发给主办方。如果需要调整,随时沟通。这就避免了出现学习者满怀热情地来听课,却发现与看到的宣传完全不同的尴尬。
ü 开发一套拆书系列课。
主要目的是要增强学习者的认同感和粘性,同时倒逼自己打磨内容,提升专业性。而且,一般来说,系列课会有不错的物质收入。就像最近小丫老师在荔枝微课上带拆的《刻意练习》,收费69元一位,销量可观。
ü 寻找同频小伙伴,一起开课
就像今年国庆期间,参加勾老师的“成长加速营”系列课程。6位老师围绕成长充电的大主题,一天一个小主题地开课。我的公众号一天之内竟然涨粉300+!那么,勾搭同频朋友,一起抱团推广,自然成了我今后行动的方向。
5、还有哪里能用
记得是在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中,谈到了“底层规律”的概念。说的是,掌握了一种通用的原则,就能解决一个大类的所有问题。
那么今天的饭团知识,我理解也是一种“底层规律”。
比如,我们在线下讲课的时候,在视频直播的时候,或者其他新出现的沟通渠道中,是不是都可以按照这个框架进行准备和运作呢?
当然可以!
而这也正是“新媒体”吸引我的地方: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有的知识库里提取相关经验,大胆去摸索尝试。然后在经验教训中得到新的认知与收获。那么我也希望我能在28推多学干货,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砥砺前行!现在也已经加入了28推精英会,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大咖合作,在新媒体上做出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