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你和孩子的"情感账户",余额还足吗?

你和孩子的"情感账户",余额还足吗?

作者: 豆豆的心安陪伴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11:28 被阅读112次

    文/豆豆  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规划师

    孩子做事拖拉,总是我们催着才做。专家建议我们先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不去催促和唠叨,给孩子一点时间,可后来孩子还是磨蹭。

    孩子沉迷于玩游戏看电视,专家建议我们和孩子约定时间,可我们觉得这招也不管用,孩子总是超时,最后我们发火抢过遥控机,孩子才罢休。

    孩子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专家建议分清我们和孩子的责任,让孩子适当承受事情的自然后果,可我们看到孩子根本不在乎,自己不管孩子更放纵了。

    每次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都很无奈、崩溃,心想:学了这么多育儿方法,怎么都没用,还有没有其他招术?这不仅让我思考:为什么让孩子听父母的,那么难?

    01 好的教育取决于好的亲子关系

    以前我看到过一位妈妈分享了两个家庭教育公式,特别有感触:

    规矩+关系=响应

    规矩-关系=抵触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像上面列举的三个现象,我们都希望孩子做事不拖拉,控制住玩游戏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日常安排,但是我们都太看重公式前面“规矩”的部分,也因此学习了很多育儿方法,而忽视了后面“关系”的部分,所以很多孩子处于不配合、抵触的状态。

    说到“关系”,可能很多父母也困惑了,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

    如何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呢?

    好的亲子关系源自于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您听到这,可能觉得很委屈,我很爱孩子啊,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他好,这里面提到的“爱”和我们理解的“爱”有什么区别呢?

    02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尊重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听到这个对于爱简短的解释,我觉得非常准确、感动。你对孩子的爱,是这样的诠释吗?

    “理解”这个词,在育儿理念中,我们经常听到,那么怎么做是理解孩子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儿子上了外地的大学读书,他和孩子他妈,正好有机会去那个城市,于是特别安排好时间想给孩子一个惊喜,某天到了学校,突然打电话给孩子要一起吃顿饭,他告诉儿子他就在学校门口。没想到孩子知道后有惊无喜,因为他本来计划了其他事情,觉得父母突然的造访,打乱了自己的安排,并且和父亲说明以后吃饭要预约!

    如果我们的孩子这样做,我们会是什么反应呢?会不会想到这些话“你有什么大事,至于的吗!”“你这孩子怎这么不懂事!”"你小子翅膀硬了是吧?"甚至“真是不孝”等等一顿指责和抱怨……

    而这位父亲想了想,他确实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孩子和自己一样,都有个人的时间安排,自己应该尊重孩子的生活节奏,而且因为孩子大了,父母更应该把他当做成年人去尊重,于是他和孩子约定了以后吃饭都会提前预约。

    听了这位父亲的分享,我陷入了思考,我想这就是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书中,作者提到“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我觉得这是对理解和尊重最生动和恰当的比喻,他还列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

    我们对一个忘了带伞走的客人会说什么?你会不会追上去说:你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家都落下东西……就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们不会对客人这样说,我们会说:这是你的伞,艾丽丝。

    而前一种指责的说法,我们只会对孩子和家人说吧。理解孩子就把他当成客人一样去想,不要简单粗暴地觉得“我是为你好”就可以口不择言,我们总说家是讲情不讲理的地方,家里应该讲情,也应该讲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教会孩子互相理解、尊重。

    03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无条件关注,这些词在家庭教育理念中分享得特别多,那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呢?是对于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限制、不干涉的不管不顾吗?我想分享二个小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

    最近曾任联想总裁的柳传志,在《朗读者》中分享他给儿子的婚礼致辞,他说:

    我十七岁高中毕业的时刻,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发生过一个突然的变故,我曾受到重重的一击,我被完全打懵了。在这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和我谈了话。

    父亲说:“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父亲的话让我无比温暖,在我的一生中经历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我父亲的这句话,让我直面任何环境坦荡应对。他也把这句话送给儿子。

    在《奇葩大会》第四季中有一位选手叫蔡聪,他是一位盲人,他说2013年他去访问哈佛大学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聋盲人,他问:“你生下来,就看不见也听不见,你父母没有把你遗弃吗?”当时对方就懵了,因为她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说:“我和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一样,为什么他们要把我丢了呢?自己只是要换一种方式去生活。”

    《奇葩大会》蔡聪

    蔡聪2016年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说他爱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将来会成为我希望他成为的样子,也不是因为他可以照顾将来老去的我,只是因为他是一个跟所有孩子一样同等价值的生命,这种价值不会因为他的任何外在的表现有所减损。

    我想上面这段话是对于“无条件的爱”最好的诠释,而我们口中有太多 “我喜欢听话的孩子”,“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这些植根于我们心中的理念很容易使得诸多育儿方法都无效甚至是有相反的效果,因为这些都无助于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最终让孩子不配合甚至逆反。

    04 爱,需要建立与孩子的“情感账户”

    这就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情感账户”,书中提到:你必须把每一次人际交往,都看成是在他人情感账户内存款的一个机会。其实我们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我们和孩子在生活相处中,每个行为都将影响彼此心中的情感账户,我们对孩子表现出尊重、理解、欣赏,信守承诺等行为的时候,就像在孩子的情感账户中存款,而如果是指责、误解、控制等行为就等于取款,等账户取完了,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关系破裂,那么再多强制的规矩也是无法让孩子选择合作了。当然,一味地讨好、溺爱不等于存款,为孩子过分牺牲希望换取孩子的听话和回报,也不是健康的情感账户的状态,最重要的还相互尊重和接纳。

    所以每当你学到的育儿方法对孩子没有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反问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不是已经很紧张了?你给孩子的“情感账户”,余额还足吗?如果已经“欠费”,那么我们需要先和孩子修补关系。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理解、尊重和接纳,我们的心灵就会相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亲子关系也会如鱼得水,最终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亲子关系和教养的过程。

    本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知其妙(ID:zhiqimiao_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和孩子的"情感账户",余额还足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yb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