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即将到来,第一批90后离30岁越来越近。但是,离生活却越来越远。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万象丛生的互联网时代,一切变得和从前不太一样。
现在很多90后谈房变色,谈收入更是囊中羞涩。适当关心和谈论收入待遇没有错,并不是只有避开现实问题、大谈未来才是有理想的好青年。
一个来自偏远乡村的大学生,在描写自己求学历程的文章中写道:“我的月亮啊,我一直抬头张望着,瞻仰着你的光辉,但我也必须拽着我口袋中的六便士。”这动人又真实的表达,让人不禁想起了前两天热议的话题:90后收入多少算正常?
金钱收入和青春有什么关系?难道没有了金钱,青春就会在?难道付出的青春都会变成金钱吗?
90后收入多少算正常?多少都不正常。实际上,收入多少和青春、梦想并不矛盾。就像仰望星空的前提是踩在地上,踮起脚尖的地不够厚实和高,再怎么仰望星空,终究都是仰望。收入正常,在这个阶层分明的社会,一千块对一个低保户来说,一个月伙食费基本够了;而对于一个中产阶级来说,这都不够一顿晚饭,对更为富有的人来说,这一千块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正常收入这个界定是不同的。所以,90后收入多少算正常的话题,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对此,却有人说,当90后开始谈论收入时,意味着这一代人的青春即将耗尽。
首次看到那样的说法,小编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所谓“青春即将耗尽”,从深层角度看,就是在说,原本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一批年轻人,陷入庸俗、随波逐流、失去理想和斗志。可是,关心自己的收入,与追求理想斗志,真的是彼此对立矛盾的吗?其实不然。
这个世界,的确有人可以只看着月亮而不用在意六便士,也有人因为六便士而忙碌奔波,最后在这个沉浮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但是,更多的年轻人,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同时牵挂着理想和现实,这才是真实世界里的常态。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大城市的房价、房租,面对拥挤的地铁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除了极少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大多数年轻人都会感到重重压力。而90后也在不断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不仅需要自给自足,还得考虑到承担起一个家庭方方面面的需求。曾经天真烂漫,现在也是压力重重,而工作收入作为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如何做到不谈、不关心收入?
所以,90后在走向社会之后,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要可以帮家庭分担压力的工作是最为紧迫和关键的。而有部分人更想可以一边有时间享受生活,一边可以保证收入富余,这就需要好运气。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像南宁易赛一样,有双休的同时工作收入还是较为可观的。所以,要想不苟且眼前,还有诗和远方,就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
虽然谈钱显得很势力,但是没有谁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食人间烟火,除了那些喊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所以说,90后谈收入,不是因为他们变得势利,失去自我,而是责任和成长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改变。但是青春是否逝去,这个是无法用金钱的得失来衡量的。毕竟,青春这个东西,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时间、年龄的可观外在,一个是内心对自己初衷的坚持和热爱的内在思想。而能让人保持青春,除了高科技可以保持皮肤活力,更为重要的就是内心。
其实,大多数年轻人看中的,绝非只有功利化的收入而已。有机构调查显示,“成长空间”才是应届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薪资”只排在第三位。有媒体概括说,90后在找工作上奉行的准则是:爱工作,也爱诗和远方;看当下薪水,更重长远发展。既要考虑收入,也要着眼未来,这才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实状态。
“我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赢家,但格外欣赏脚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宫的追梦者;我不看低沉迷名利的成功人士,但格外欣赏褪去外物意欲精神至上的造梦者;我不唾弃忘却初心的居安君子,但格外欣赏心怀最初意欲漫步星空的寻梦者。”
收入和梦想并不矛盾。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业当中并坚持下去时,经济上的收获也会随之而来。所以,想要诗和远方,先要有经济基础。二者想要独立分开运营,都只会是更加枯燥和无奈的前行。
其实,谁不是将内心的渴望深埋心中,先保障生活,再追求理想。为了生活、家庭变成了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就是耗尽青春的话,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最可悲的。想要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也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向上的强大动力。况且,心若不老,青春常在。青春到底有没有耗尽,只有自己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