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那么多壮志未酬,总有那么多难以实现的理想。
除了一些生来从无理想的人之外,实现理想,都是人生难以磨灭的追求,试问有多少人无不想象着能像《摔跤吧,爸爸》故事中的那样,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啊?
就这样,多少人就成了那一只无法自己酬志的大鸟,只好匆匆生下一个蛋,以期望着这可爱的蛋能继承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它,幻想中的三代接力,成就辉煌,《愚公移山》不也就成功了吗?
【基因写好的程序,其实已然无法好好执行】
如果说迫不及待地结婚生子,让一个物种能够繁衍生息,这是基因代码早已编写好的程序,作为一个受控的躯壳,一个受困的灵魂,我们自觉渴望而欢乐着执行基因的指令的话,这是必然无法更改的使命。
看这世间一切的生灵,有哪一种不在基因编码写好的程序里,以各自有限短短的一生去拼命的完成程序赋予的计算使命——舍生忘死地将下一代抚养长大,让基因得以继续传承。
可是,到了人类这里,一切变得更为恢弘,更为不易——
人类不仅仅要像别的生灵那样完成给予后代身体存活的基本任务,人类更得让各自后代在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经济统治一切的环境中,仍然可以争得更复杂的社会体系中的一席之地的思想权利——自由,更多的自由。
多数身体里的基因编码的程序或许足够智能,足够强悍,但却似乎仍然不足以面对如今竞争已然白炽化的残酷世界,就这样,这台由远远落后的程序控制着的躯壳开始变得无力,无助,无能……
有多少作人父母者不是在孩子一降生就选择匆匆离去为钱打拼?有多少作人父母者不是在孩子最需要父母亲自陪伴时却忙忙碌碌无力相伴?……
无数悲剧与事实无不告诉我们——多数离开父母爱太远的孩子,都是失败的!
如果将生孩子,养育孩子当作一项投资,多数如此的投资都是纯粹的失败!
当一个人不得不为钱拼命工作以仅仅还只能养活家人时;当一个人不得将所有时间都奉献给金钱却也仅仅能保证生存时,对于基因已经写好的程序,其实这个人已经不算是好好执行了程序。
【都知道陪伴才是最好的成长,可是我真的很忙】
邻居家的儿子——孩子从生下来直到读完小学,父母一直在外省打工。夫妻俩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努力奋斗,拼命赚钱,十多年下来,的确靠着出卖时间与体力挣了不少钱,够一家老小花销了。可孩子刚刚跨进初中,老师就下了最后通牒,说孩子太不听话,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去教育一段时间再说。
接到消息,夫妻二人急急忙忙从外省赶回,才知道孩子已经叛逆到和老师动手了。
这时候,这对父母才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的缺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孤僻桀骜,其叛逆性也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日益严重。记得这个孩子小的时候,乖巧漂亮,看到我们叔叔阿姨地叫;可是现在,染着金色头发,穿着一身破洞牛仔,就是见了自己的父母,也是一脸的不耐烦,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更是一言不合就动手。
相比邻居家那种还得远赴他乡打工,我感觉自己的孩子真的比较幸运了,他至少每天还可以看见爸爸妈妈,有父母的看管。然而,听听孩子笔下的父母,我的残存的优越感就荡然无存了——
“每当有同学羡慕地对我说:‘你看你多幸福,爸爸妈妈天天陪在身边’,其实我的心里只能苦笑,爸爸是天天晚上在家,可是他老是说,不行啊,我得加加班,找点别的事做,多挣点钱,不然你想买的玩意就都没钱买了。妈妈也每天回家,可是一回家就跟一张布一样搭在洗发上,好像一天的工作抽走了所有的力气,让她变成了一张皮……”
如果说和孩子在一起就叫做陪伴的话,我真的做到了,可是这不是陪伴,因为只有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不是半个小时,不是一会儿,是孩子需要时,我都在那儿,那才就做陪伴——我不得不承认的我的失败——因为我真的没有时间,我的时间并不属于我。
【为了自由一定要改变】
想必大家应当明白为什么我总想着改变,因为外表看上去的过得去的生活,外表看上去幸福的一家子,其实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已,问心呢?真实心灵会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活给别人看而自欺欺人罢。
所以,我不敢忘记改变,趁着孩子还没有长大,还需要自己的陪伴,真正的陪伴,我得争取抢回自己自由的时间,抢回自己自由的精力。
就这样,我一定要到这里来,一探究竟。
欢迎加我qq:578652607
欢迎加我微信:dalingshu
共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