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回家打扫过房间,丫头晚上归来纳闷的问:“家里来保姆了吗?”之类的话,想必是近日家中确实有些杂乱。回到办公室,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文件筐,把一些无用、多余的物品挪了位置,扔掉几十上百张的过期文件与资料。
之前的我,很挑剔卫生状况,一旦去各店,就是找与卫生有关的茬。经常拿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给员工讲,连一间房子都整理不好,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做好工作等话题给员工讲述。
随着工作增多,思考能力也好似变慢了很多,头脑中太多杂乱的信息充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学习、工作、家庭、个人……事情一多,难免烦心,觉得千头万绪,却无处下手。脑中考虑的事情太多,会容易因为处理不过来,或疏忽大意造成不好的心理负担,偶尔让自己处在焦虑之中,像背着沉重的负担,无法自如地前行 。
打扫房间和整理办公室,是今年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总觉得手头的事太多,以后有时间再说。但是,工作效率与心情却每况愈下。时不我待,今日必须要做。“断舍离”中说过,打扫和整理的过程,就是你自己和环境的互动过程,整洁的环境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房间或办公桌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
“丢弃不需要的事物,避免过于执着,整理心中的混沌,将自己从自己堆砌的重负中解脱开来,从而达到轻松愉快的生活状态。”断舍离这一理念,非常适用于每一个职场人士,若你一旦养成断舍离的习惯,“它为你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精神压力的减轻都将是显而易见的。”
自己之前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习惯,特别简单,但非常有效。就是用笔把待办事项一条条写下来,进行思绪整理。整理的过程好似将大脑清空,集中精力一件一件罗列出来。如同将盘踞在自己心头的想法全都付诸笔端,每写一件,就好像从心里卸下了一份沉重的货,当你将自己脑中的想法全部整理、清空时,大脑也从重负中解放出来。写在纸上的待办事项,可根据它的轻重缓急程度来安排处理的顺序。既能为重要的事情预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因为忙碌而忘记了琐碎的小事。
这个好习惯最近一年却坚持的不够好,导致自己的思维与行动能力下降,所以,必须要重新重视,提前整理好第二天的工作内容,并保持当日办公桌的整洁、有序,且每天坚持。如此,让自己的工作思维更有条例,集中注意力,继续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如同去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减法,减去并简化运营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鸟原隆志曾在《断舍离工作术》中写道:“大家都知道'舍弃'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可是舍得舍得,不“舍”,又如何如鱼“得”水呢?断舍离代表了一种思维、一种能力。说多无益,做吧,明天继续电脑内存与桌面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