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学生们和我之间维系着和睦、友好、紧密的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听过我上课后,会一直跟随着听下去。他们喜欢我简单、明了、直接的讲课方式,所有问题可以听明白,思路清晰,层次感强。家长们反馈,学生们喜欢我。可我却长时间明确地感觉到一股能量——大多数学生除了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以外,他们似乎还在和我的互动中寻找着什么?一种很微妙的东西。眼神?微笑?轻松?好像都不是。直到在最近的觉察中,我才发现学生们在和我的互动中,一直寻找着某种“情绪价值”。简单说,这种情绪价值就像是,当我回答了他们一些问题后,他们变得有支持感;当我引导他们该怎么沟通时,他们能够更有力量;当我倾听了他们之后,他们变得更安静从容。
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更侧重于或者说完全侧重于成绩与学习,而对孩子的情绪教育缺乏引导。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不仅孩子们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们大多也不会。因此,每当孩子们做对什么事的时候,家长们会说两三句表扬的话,大多千篇一律:真不错!你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但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失意等情况时,大多数家长不懂如何面对情绪,孩子们更无法从大多数父母那里,得到对待情绪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支持感与力量。相反,孩子们可能会在遇到困难时(例如:成绩没考好的情况下)听到家长们的责难。家长很无力、家长很无助、但家长不会表述。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情绪,如委屈、愤怒、不解、无力、无助、困惑......层层交叠着,直到遇到一个契机、一个老师,一个信得过的老师,慢慢倾泻而出。对老师的信任度越高,学生们索取的情绪价值越高。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善的主动调节情绪的能力,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情绪“自主”引导向有力量的方向。然而,他们不会向父母索取,孩子们会向老师求助索取。因为这份“索取”,有责任的教师不仅要担负教学的任务,同时还要向学生们提供“情绪价值”。尴尬的现状是:教师一边承接着“教学育人”的使命,一边将这样的状态下,扛下本应由父母进行的情绪教育。教育问题最终淤积在教师面前,这样的教师还能负重多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