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朋友,我是苏苏~
你是否在工作中,总是不断讨好,寻求同事和上级领导的认可?
是否在发完朋友圈后,渴望得到别人的点赞与评论?
是否感觉自己如同一个石子,努力适应着社会的每一个棱角,却渐渐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形状?
我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可,却往往在追求他人眼中的完美时,迷失了自我。
罗翔老师说:人最有魅力的时候,就是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在乎的时候,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眼光,永远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这句话,仿佛是一剂强心针,提醒我们:真正的魅力,不是迎合,不是模仿,而是在不在乎中坚持自我。
01 目标清晰,不在乎的力量
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了目标之后,不犹豫、不等待、执行力超强。
效果不好就复盘优化,效果好就乘胜追击不断深耕,丝毫不会被外界声音所影响。
而大多数人,想做一件事,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于是在不断诉说的过程中,接收不同的声音,最后变得摇摆不定、不了了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面对不公的审判和监狱中的苦难,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他目标坚定:就是靠自己的力量走出牢笼。
所以他不在乎外界的误解和困境,专注于自己的计划和希望,最终“20年磨一剑”,徒手挖通了越狱通道,实现了自由。
所以当你目标足够清晰坚定,你就拥有了一种屏蔽力,这就是不在乎的力量,让你心无旁骛、排除万难,朝着目标走去。
02 自我节奏,每个人花期不同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
有的人20岁就结婚生子,有的人30岁了还在追寻自己,有的人为车房拼搏一辈子,有的人骑着一辆单车走南闯北。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么样的生活,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没有什么领先和落后,也不要总是跟别人去比,让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程跑,拼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的耐力,脚步不停,前进不止。
成长圈子里经常会有阅读焦虑的,看到别人年读百本,100天33本,感慨自己太弱了,心生焦虑,生怕自己落后。
阅读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你真正能用起来,能改变自己的内容有多少。一本书,只要践行好一两个点,足矣。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都刚刚好。
03 内在魅力,活出真实自我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有段话特别触动我:
“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质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是我穿越时光走到今天带在身上的所有东西,构成了现在的我啊。
或许在世俗的眼光里,它还不够好,但它足够独特啊!这才是我的 '内核'。”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努力摆脱他人的期待,去活出真正的自己。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真的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你,那为什么不做最真实的自己呢?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必羡慕他人,你自己就拥有着宝藏。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就行,用不着向别人证明什么。
千万不要光顾着看别人,而忘记了自己期待的模样,也忘记了曾经的理想。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正如张德芬那句经典名言: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