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为什么会喜欢上花艺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7850636b3e9e16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408ed3c9382e66a0.jpg)
这个问题问过不少人,他们有的是花艺设计师,有的是花店老板,有的是花艺教师,还有的只是爱好者。他们说,是因为自然世界的神秘魅力,因花而传递;是因为植物的单纯,可以让尘世奔波的身心放松;也因为那种生命的力量,默默传达的生活哲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c8830cbea1adcfa9.jpg)
由此看来,如果不是把花艺当作一时的避风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2d21a05316251c7c.jpg)
那大抵就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花艺了。
它,为谁遮风挡雨?
先来聊聊,花艺真的能成为避风港吗?
过生日收到鲜花的时候,情人节从爱人的手里接过玫瑰的时候,毕业庆典上怀抱着花束拍照留念的时候,从小到大,我们能够想起来的每个有花的瞬间,都有笑容。哪怕是不擅长花艺的爸妈在打理阳台上的花盆时,表情里都是明媚的颜色。哪怕是抑郁愤怒的情景中,花也可以中和掉一大部分的阴霾。
对于赏花人来说,花可以扫去肩上的疲惫,可以舒缓心中的不快,它也确实是一个自我治愈的好办法。
但对于以花艺为生的人来说,花艺实实在在不是一个能够轻松养家的营生,它既不是时下社会发展的主流风口,也不是全民流行的日常行为,更不是一片高利润蓝海。
从现实层面来说,花艺并不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避风港。除非是因为热爱,那种热爱,足以让人在风雨中挺起胸膛,在坎坷苦累中甘之如饴。因为热爱,花艺才可以成为心灵的避风港。
技术OR艺术?
那么,花艺对你而言,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技术是现实的概念,而艺术是理想的化身。有人说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只要熟练技巧,一步步提升技术水平,谋生并不是问题。所以有技术的人,行事大多是笃定自信的,也是冷静自持的。一手创办苹果的乔布斯先生,一生以“重点和简单”为自我关键词。《奇葩说》里的薛兆丰,应用自如的经济学逻辑思维,眼光极其敏锐。
与之相反,投身艺术的人,多少会有些疯狂。程蝶衣活成人戏不分的真虞姬,真真是不疯魔不成活。痴迷于绘画的梵高,被身边的人误解。至情至性的三毛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决不妥协。”他们如此热烈,如此动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3d9bee8139299ff6.jpg)
当被作为技术的时候,花艺更多地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技术是因社会需求而生,所以天生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把花艺当作艺术的话,不仅需要天赋和勇气,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热情。
如何看待花艺,这取决于它对花艺师自身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取决于能为它付出什么。不同的人,热爱也不尽相同。
对抗长存的现实
以热爱为生,很容易转身撞到冰冷的现实。热爱是浪漫的,是动人的,但生存是冰冷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让这些心怀热爱的人在商业社会中好好地生活下去,这是中赫时尚15年来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从整合行业资源,到搭建平台,从疏通变现渠道,到设计本身,我们始终陪在花艺人的身边。
随着时光流转,这里记录了花艺人的每个成长阶段:懵懂好奇的小白时期,满腔热情的求学时期,成熟冷静的商业变现时期。我们懂得花艺人心中的热情,也知道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单从公众号来说,最受欢迎的文章基本上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36053/b5bcc13379c933de.jpg)
和钱挂钩的,涉及花店盈利,或者市场价值的。是的,赚钱变现,是花艺人坚持走下去的一个痛点。他们习惯了关在花房里,擅长与植物对话,费心思去呈现一个真诚的作品,但面对商业场合的营销谈判、利益计算,实在有些为难。
面对矛盾,欧洲资深花艺教育家Tom De Houwer老师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找到自我与客户的平衡点。草月花艺传人川名哲纪老师则常常引导花艺师们从自然植物的身上找答案。还有些花艺设计师选择找有商业头脑的人合伙打拼。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对抗永远存在,但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着一批批的花艺设计师来学习,看着他们永不妥协地探索,会被感动,会被那种一如既往的热情所感染。
如果未来看得到,会从这群人的故事里读出什么呢?
是一种技艺的传承,还是执着热爱的痴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