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来,发现自己的脾气是越来越爆了。常常看到别人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自己也是一样,明明都看过很多情感控制的文章,依然没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辅导小孩子写作业时,小孩一但稍有分心或是做错了题,我就会大声的训斥,甚至要动手教训小孩。搞得原本“父慈子孝”的画面顿时变成“鸡飞狗跳”。幸好,现在在工作之余,也加强阅读,并与得到用户的战友们有交流。已然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通过对自己这些天来的经历的回忆。发现是自己有些心思确实不对,比如,在与同学聚会时,发现很多同学发展得很好,而相对于自己而言,发展过慢,对自己的境况存在不满。从而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你有想法,到你实现的那一天,还有需要很长的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况且,就算自己真的走上了这条路,也未必就会有同学那样的成绩,于是不断提醒自己,切莫有攀比之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认真走好自己的路,你一定也活得很精彩。经过反省,自然很快就能让自己清醒过来,不再去做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不能有了,但是自己的路子还是要走的,而且是要走得更好。为此,自己回想到了接触到了两个同学的情况,并通过复盘笑来老师的文章“关于创业”,并用里面的观点,为自己指点迷津。
其中有一个同学,通过阿里巴巴,微信做品牌折扣女装批发。短短三年时间,生意由深圳起家,客户布满大江南北,目前由于业务扩展需要,将展厅拓展到广州。据他介绍,他的生意模式很简单。他从工厂里收购一个品牌公司或厂家的尾货,然后将货按一定的比例分份,分份批发就是指一个品牌当季全部库存产品根据原始的品种比例平均分成若干小份,正常每小分是100件,按份批发。
像这位同学这种模式,如果我们去做真的能很快能够上手吗?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门道,知易行难。我那位同学站在内行人的角度来说,自然觉得容易,但是外行人要进入,是有门槛的。比如,你的货源。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质量好,价格又便宜的货。我曾经随这位同学一起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展厅。其间,还有展厅附近的同行。也是从中我了解到,他们会联合起来和厂家进货,以降低成本。同样是拿10万件货,他们10个展厅一起拿,平均每个展厅1万件。由于量大,拿到的价格很低。同时,他们10家展厅间也有合作,如果哪一家展厅出货快,可以到别家调货;哪一家展厅出货慢,可以让别的展厅帮卖货。他们相互协助,优势互补,将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新进竞争者的门槛。
而自己的情况,在天猫开设店铺多年,卖的产品与这位同学有区别,他做的是批发,而我做的是零售,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别。虽然这位同学说这种模式会有很好的发展,希望我与之合作发展。但是,考滤到自己本身就在经营着天猫店,平日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打理,如果要放弃它,去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显然提不偿失;如果一边打理天猫店,一边做新的行业,这样两边分散注意力,很有可能是两边都做不出好成绩。与其分心做着另外一个新兴的行业,倒不如将自己目前的店铺做到极至,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有一篇是“关于创业的选择”。里面对于生意,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满足温饱的生意;
2.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3.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4.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这里包含着一个很多人众来都没想过的概念:成长率......)
不能不断成长的生意,谈不上是“创业”。“真正的创业者,拼命思索的,不是‘怎样赚钱’,而是‘怎样成长’。”
反思自己,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是伪创业,目前的情况而言,只能算是第2种情况,要达到第3种,第4种,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同样与我一样,经营着一家女包店。她很注重产品的品质,每一个产品她都会严格把关。在聊天中,她介绍说。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生产所需的材料,她都亲自审批。而做出的成品,专门成立质检部门,每一个包都仔细检查。小小的20多人的团队中,就有两个QC。她也注重团队管理,客户服务,力求将事情做到完美。她对我说,一个店铺,要想让它快速提升很容易,但是在提升起来后,让它稳步发展就显得更难。所以,她前期所做的工作都是在打基础。从产品到服务,每一项都做好流程,修整好细节。在产品供应,店铺运营,质量管理,团队建设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之后,才大力推广。目前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每年的营业额以30%的速度的成长。
以上两个同学的情况,都作为自己的参考,借用笑来老师“关于创业的选择”里的观点,经过对比分析。打算还是努力经营自己的店铺,向第二位同学学习,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