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日本国宝级禅修大师枡野俊明的作品《禅与极简生活》,他的很多观点都对我有所启发,比如禅意生活之一是将自己置于不方便。

他认为:将自己置身不便之中,可以收获健康的身心。
在文章中他提到:在聚集了众多修行僧的僧堂,他们每次只在地里摘取或购买做一餐食物所需的食材,从不会提前储备很多食材。就像这样,僧侣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硬让自己置身于不便之中。
他解读了为什么僧侣们如今依然保持这种习惯?这与他们持有“日常生活是修行的一部分”的想法密切相关。
在我们藏区很多寺庙都修在车路不通的半山腰,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要背到山上去,很多修行者一步一叩拜,经过艰难险阻才能到达。

淋巴研究第一人”之称的医生,一直建议大家:“在厨房中,应将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伸手够不着的地方。”如果将东西放在伸手够不着的地方,为了取伸手够不着的东西,我们就必须登上板凳、踮起脚去取。据说,虽然这样做很麻烦,但养成这种习惯,可以促进淋巴循环。
而现代很多人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置身于最大的方便中,开车上班,上楼坐电梯,扫地用扫地机,日用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扫地机可以打扫干净房间,但无法磨炼你的内心。他认为:百分百依赖电器产品,就等于是放弃锻炼身体的机会。
刚上班的时候,我把住房买在离单位很近的地方,走路几分钟就可以到达,我觉得太方便了,反而人开始懒惰起来。
后来,我卖掉房子,买在车路不太方便的半山坡上,每天上班要花半小时左右,每天下班,接幼儿园儿子放学,我们一起爬坡上坎,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交流,还收获了一路的风景!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做法,当时我也不懂禅,但我从小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懂得“温室的花朵成不了才”的道理!
我的邻居表叔是公认的培养孩子的高手,他是一名出租车师傅,两个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背着很重的书包,走半小时到学校,他父亲从来都不送他们!
有一次,他父亲载着客人,在路上遇见被淋成落汤鸡的女儿,回来给他妻子讲:路上遇见女儿了,被淋成落汤鸡了,哈哈~
表叔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有独特的育儿方法,他的两个女儿都教育的非常优秀,不仅成绩很好,自理能力也很强。
相反,很多家长都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大的方便,包办所有的“衣食住行”,很多孩子即使成绩很好,自理能力却为零,甚至为“负数”。
禅修大师枡野俊明说:“行住坐卧皆是禅”,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
有时将自己置身于不方便中:
不坐电梯,而是一步步地爬上去;
不用扫地机,而是用扫帚扫地……
这些看似“不便”,却让你被动地去动起来,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健康的一个玄机!

作者简介:藏区格桑,禅修信徒,爱好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