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成语知国学]《老子》成语集萃

[见成语知国学]《老子》成语集萃

作者: 浸善浸美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14:14 被阅读0次

    注:第一段为“原文”,第二段为“译文”,之后是“成语及释义”。

    《老子》第一章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

    玄之又玄--形容道的微妙无形。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老子》第九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护;富贵而骄,自己招致祸患。功成身退,这是自然的规律。

    功成身退--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老子》第一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色缤纷使人眼瞎,五音繁乱使人耳聋,五味混杂使人口伤,纵马驰骋围猎使人内心疯狂,金玉宝物使人德行败坏。

    目迷五色--颜色又杂又多,使人眼花。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令人分辨不清。

    《老子》第一三章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宠辱感到惊恐,失去宠辱也感到惊恐,这就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不安。

    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老子》第一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听之不闻,名曰;搏之不得,名曰

    看却看不着,叫做“夷”;听却听不到,叫做“希”;拍却拍不着,叫做“微”。

    视而不见--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老子》第一五章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ú)兮,若无止。

    迟疑踌躇啊,像冬天涉过江河;犹豫狐疑啊,像畏惧四面的威胁;恭敬庄重啊,像充当宾客;融化流散啊,像河冰消解;纯厚自然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木;空旷宽阔啊,像远山的幽谷;浑厚质朴啊,像混浊的水流;宁静深沉啊,像浩淼的大海;飘扬放逸啊,像永无止境。

    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矛盾、风波完全消除。

    《老子》第二〇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声与阿声,相差多少?

    相差无几--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老子》第二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老子》第二三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因此,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个整天。

    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老子》第二五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天大地大--形容极大。

    《老子》第三〇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用道辅佐君王的人,不靠军队逞强于天下。这件事情喜欢反复报应。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荒年。

    天道好还--旧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老子》第三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兵器是不吉祥的器具,不是君子所用的器具,万不得已才使用它,要以宁静安适为上。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老子》第三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识别他人的人可谓智慧,了解自己的人可谓聪明。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老子》第三五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而道的讲述,平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着,听它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尽。

    淡而无味--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

    《老子》第三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将要收敛它,必定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定强盛它;将要废弃它,必定举荐它;将要夺取它,必定给与它。

    欲取姑予--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老子》第四〇章

    天下万物生于生于

    天下万物产生于“有”,“有”产生于“无”。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老子》第四一章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广博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质朴纯真好像污秽。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最洁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像无角,最宝贵的器皿最后完成。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体,大道幽隐没有名称。

    大器晚成--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老子》第四四章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因此,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休止就不会出现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

    《老子》第四五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chù)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最雄辩的人才好像口吃,最大的赢利好像亏本。

    大辩若讷--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大巧若拙--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老子》第五〇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出世为生,入土为死。天下正常活着的人,占十分之三;夭折死去的人,占十分之三;人活着,却行动在死亡之地,也占十分之三。

    出生入死--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老子》第五六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挫折人们的锐气,解决人们的纠纷,混合他们辨识万物的智力之光,规范他们动作行为的世俗之尘,这就是“玄同”。

    和光同尘--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老子》第五七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所作为,而百姓就自我教化;我喜欢清静,而百姓自然端正;我无所事事,而百姓自己富足;我没有私欲,而百姓自然质朴。

    清静无为--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老子》第五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一国的政治质朴,它的百姓就纯厚知足;一国的政治严酷,它的百姓就欠缺不满足。

    察察而明--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灾祸,是幸福倚傍的地方;幸福,是灾祸潜伏的地方。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老子》第五九章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正因为“啬”,所以要趁早服从道;趁早服从道,就要多多积德;多多积德,就战无不胜;战无不胜,就没有人知道他力量的极点;没有人知道他力量的极点,就可以拥有国家;掌握国家的根本大道,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根深柢固、长久永存的道理。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也写作“根深柢固”。

    《老子》六三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承诺必然很少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然遭受很多困难。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老子》第六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微的萌芽;九层高的楼台,起始于积累的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自己的脚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百姓做事情,经常在接近于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如果像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没有失败的事情。

    慎终如始--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老子》第六九章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所以,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一定是受侵略的悲哀一方胜利。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老子》第七〇章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了解我的人很少,效法我的人更是难能可贵。所以,圣人只能身穿粗衣而胸怀美玉。

    被褐怀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老子》第七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宽大无边,稀疏而不遗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

    《老子》第八〇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国家小,使百姓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不使用,使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向远处迁徙。虽然有车船,没有乘坐远行的必要;虽然有武器,没有列阵示威的必要。使百姓恢复到用结绳记事的境况。百姓都认为自己的饮食甜美,认为自己的衣服漂亮,认为自己的居所安适,认为自己的风俗快乐。毗邻的国家互相可以看见,鸡狗的叫声互相可以听见,而百姓直到老死,都互相不往来。

    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小国寡民--政府小,不轻易劳役人民。

    《老子》第八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言词不真实。 

    美言不信--辞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见成语知国学]《老子》成语集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成语知国学]《老子》成语集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rs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