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农村到城市在求学的路上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通过当时的地理风貌的特殊性,展示出人与命运的故事,告诉世人:一个人在心外苦苦寻找希望,最终发现,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其实是战胜心灵蒙昧。生活里的很多现象,人生中的很多经历,其实,都在显示着同一个真理,是故我们老说,一滴露水也能折射出世界,片片落叶,皆是菩提。就是想告诉我们,多观察身边事物和自身所揭示的真理,可惜,迟钝的心灵,总是忽略这一切,去追求片刻的喜悦,和心外的美满。往往,只有在心外的所有希望都被打碎之后,人们才会真正地追求信仰。这时的信仰,才会真正对人们的心灵发生作用。没有信仰的人生,灵魂便没了依怙,无依无靠。如果心中的盼头再没了,余下的残生,心便随之飘摇了。真正的信仰者是不害怕逆境的,在他们眼里,逆境是试炼自己最好的道具,只有在逆境中,才分得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信仰者。
不要觉得梦想只是生活的佐料,有没有都没关系,不是的。梦想,是人真正的生命力,也是他前进真正的动力。没有梦想,心很快就会衰老;有了梦想,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儿时的成长,也是从得到肯定开始的,孩子需要肯定。作者是在考上武威一中时,父母感到骄傲中成长的。当时的贫穷,让他不愿像父辈那样活着。他知道,这个世界的丰富,人类社会的运作,就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追求,少了任何一种追求,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生活,世界也很难向前发展。人类世界真正的发展,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真理的热爱,源于人类心中一团永远都不会熄灭的火焰。这团火,就是梦想,就是一份毫无功利的爱和激情。所以,这个世界需要有人生产粮食、需要有人生产电脑、需要有人印刷书籍、需要有勤恳劳动、也需要有人著书立说,但一定不能所有人都在做同样的事。否则人类是没有希望的。
作者尊重父母,敬畏像他们那样在艰苦生活中活出一份乐趣、活出一份尊严的人,也尊重所有跟他有着不同追求的人。作者不想成为他们。作者用在艰苦的环境下读书来回报父母及帮助他的人(像高中时舅舅对他的生活的照顾等)。更理解当时的老人,有时候陪陪老人,听听唠叨,也是一种享受,不要在意他们唠叨的内容,而要体谅他们那颗孤独的心。所有的老人,不管怎样,他们的身上都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要知道感恩。人生聚聚散散,才是生命的真相。
在作者求学的路上,有小舅的陪伴、照顾与引导,有武术师父窦世民、白和平等多位艺人的指引与教诲,这些艺人做人的姿态,重情意,重人品。让他的成长都注入了凉州文化的精髓,同时感受了凉州的风土人情。
在凉州,不笑贫而笑娼。女人败坏门风,会叫人看不齐,但你没饭吃,大家会帮你。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猛烈进攻,很多功利怕的思潮席卷了西部大地,很多乡下的农村也都受到了不可遏制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是文化的悲哀,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凉州人他们承载了凉州极为优秀的文化,承载了人性中最为美好的品秀,但是,现在从他们身上,作者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那种日落西山的意味。因为那些优秀的传承,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已经断裂了,年轻人所接受、所熏染的是席卷而来的工业时代的商业文明,他们的心已经变了,已经物化了,对那些传统的东西根本就不感兴趣,也不接受了。"看得起”是凉州人常说的一句话,它代表一种做人的尊严。凉州人很看重尊严。
因为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作者在外不断求学,用功读书。在读书的生涯里,作者回忆高中时的老师们,对自己的影响和得到的启发是:在与人交往时,凡是有人能给我指出错误和毛病,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他都会净心反思,而不是一股脑地朝着那辩驳,一味排斥。他会冷静分析做得不好或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及别人指出的目的,及为什么这样?最后好的虚心接受,继而感恩给他指出毛病的人。而那些存有不良之心的人,我也不会在乎,因为我知道,那都是一些情绪化的东西,不值得在乎,也没有时间在乎,很多时候,我都不解释,不争辩。当他实现超越之后,在他心里,所有的人包括曾经给他制造流言和违缘的人,包括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等,就和他达成一味了,他就不再有分别心了。作者对他们,只有那种浓浓的爱,大爱无言,当他无法言说那种爱时,他便写作。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感,所有想要说的话,都化为文字,写成书,奉献给他们,这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回报。
人生就是一种感觉。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即使再大的事,过后都是一种记忆、一种感觉而已。所以,活着时,好好珍惜身边的人,那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同学是一种缘分,你可以选择朋友,但你选择不了同学,你在哪个时候的哪个学校遇到啥人,这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所以,作者对同学情感一向很珍惜。
真正的成功者,多有文化底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热爱读书,且热衷于深度阅读,他们对人生,有着自己的见解。为生活而读书的人,或是为消遣而读书的人,永远都没有为人生和命运而读书的人那样有成就,其格局和出发点,限制了前者的很多东西。所以,好些有灵气的人,不是被生活磨去了灵气,就是将灵气下降为玩物,随手把玩,最后,随着岁月的更替而消失,留不下任何东西。
作者在回忆与佛陀的佛缘时,用梦境还原生活的现实,揭开自己对这一文化的理解。这个时代,所有的文件要想生存,都得与时俱进,都得用这个时代所随喜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研究和传播。
作者回忆舅舅的神秘文化,在他的一生中认为做了许多普度众生的善事,却没有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他也许只是在沸腾的水中加了瓢凉水,但烧火的柴抽不走,水仍然会沸腾的。要想真正地改变命运,必须釜底抽薪,从心性入手。
人生的重点在于改变命运,终极的改变是解脱。解脱就是不受生命惯性的束缚,明智、逍遥、独立地生活。奇门是改变不了命运的。我命在我不在天。按照吸引力法则,你的善心会吸引许多善的力量,也许就能化解一些负面的能量,让你的生命跟大自然和谐。出世间法的造命便是证悟空性,二元对立消失后,你的心就是法界,那时节,你便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境由心造。因为你实现了无我,你命相中的那五行啥的,跟你巨大的能周遍一切的智慧和慈悲相比,也就微不足道了。这一点,在《庄子》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书中有位成就者,可以随心显出各种境界,让相士难测深浅,惊恐而逃。
抛开那些神秘的内容不说,命相学原理其实是东方智慧的生活化运用,它的所有原理其实只有两个字“和谐”:一是身心和谐;二是跟他人和谐;三是跟大自然和谐。和谐之道,与人为善,所以,善心能造命。
智者们都说:人生如梦!很多人眼里的实与虚,其实是颠倒的,因为,他们认为实在的人生,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很快就会过去的故事和记忆,而他们认为虚无的灵魂,却才是生生世世伴随他们的东西,有时候,我眼中的灵魂,其实也是文化。文化是可以传承的。
作者对死亡的理解是:当你只有真正明白死亡就在不远的地方,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如何去相信。要是你懂着懂着,又忘了,你就会重新陷入困境中去。
作者对道教是得到了传承的,比如正一派和全真派的传承。还专门修过达摩传下的易筋经,其目的是强身健体,跟心性修炼关系不大,但可以借它实践道教的性命双修,要是你能在明空状态下修上几个小时,你的身体就会变得很好。据说,道教功夫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能给人治病。文化界和宗教界都重视传承,如果你没有传承,人家就不会承认你证得的那个东西。清晰的传承,是为了让你确实无误地明白真理,以免自误误人,浪费生命。在佛教文化中,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证道,真正的标准,是能不能窥破虚幻,证得空性。
作者认为:佛道是平等的,它们只在哲学层面有着角度和境界的不同,而且它们的境界之所以不同,仅仅是因为两者的最终目的不一样。假如道教行者修到最后,能打破对道的执着,他的境界,就跟佛教追求的境界很相似了。
作者提出:我的对手一直是我自己,做一个不为外物奴役的自由人。用梦想抵御诱惑。
作者明白:外界没有自己的敌人,每一个人的敌人,其实都在自己心里。我的对手永远是自己的欲望。无论我如何贪婪,一切都在飞快地成为记忆,我不愿意从贪婪的青年变成贪婪的老人。我的人生真如过桥,我不会在桥上建房子,我只想放下一切,平坦了心,升华自己,享受命运里所有的故事一一哪怕是一些现在显得苦涩的故事。你今天不愿正视它们,今天就会被它们左右,一辈子不愿正视他们,人生就整个地荒废了。我不愿用宝贵的生命,去在乎一些留不住的东西,我要清醒地、明白地享受我的人生。
一个不被外物奴役的自由人,自然是有尊严的。老祖宗说的忍辱,并不是叫你消解自己的尊严,盲目地顺从外界,而是叫你借助外物来修炼心灵,让自己超越变幻莫测的世态人心,超越一时的现象,放下,明白,证得智慧。这时,你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你要不断忆念你梦想,忆念你的大愿,忆念你的向往,不要让莫名其妙的东西进入你的心,发现一点,就把它们扫掉,告诉自己这是假象,是騙局,不能上当,那么你的心就不会乱,你向上的愿力也会越来越强,你就会有很强的专注力。一个人在具备足够的专注力和智慧之前,最好远离那些充满欲望的圈子,否则,他是很容易被污染的,也不要放纵自己做一些表面看来没什么,却会无形中消解自己的事情,要好好保护心灵的纯净。
人生之事,很难说,跌倒了,再爬起来。也许摔跤,对一个人的成长未必不是好事。所以,在人受难之时,我们不要幸灾乐祸,多一些鼓励和微笑,对他来说,便是阳光。人的一生,要过很多坎,过一次,便会成熟一次。
作者在回忆城里的青春时,用读书所经历的种种,感悟着人生不易,用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诠释着人生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