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看哈佛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目前还没读完,但受益良多。
什么是情商?
书中所说的情商跟我之前理解的情商有点不一样,之前觉得情商就是会来事,会说话,是一种让别人感觉舒适的处事能力。而丹尼尔所说的情商,其实是一种情绪智力,更确切的说是EI。更多是一种对情绪感知和掌控能力。
我认为用“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威发表过一篇研究情商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章,文章提出,情商这个概念具有两方面的核心内容:
一、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了解别人情绪并处理与别人关系的能力。
情商包含的能力始于家庭中父母与儿童良好的交互作用。在儿童早期,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并给情绪贴上标签;教导孩子学会尊重自身情感,理解和分析别人的感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孩子讲情绪与社会情境联系起来,为孩子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家长如果相处和睦,并善于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愉快、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同时能合理地调控不良情绪,孩子往往会感受到安全和温馨,容易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也能够得体大方地表达自身的情绪。

国内情商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情商教育还是比较欠缺,很多家长比较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目前的教育模式,学习成绩更多的依靠智商。而出来要面对的挑战,其实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情商,家长对情商培养的忽视是一种短视。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里,“社交与情绪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和相关的活动,能够提高人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这跟一些心理学家的推动分不开,其中丹尼尔.戈尔曼就是这些驱动者之一。要想过得幸福,大家都应该都补上一门情商课。
一般情况下,父母善于沟通并合理表达情感,家庭氛围好,培养出来的孩子会相对比较友好和善。人脑的神经回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性格不是先天决定的。我们童年时期在家庭和学校中获得的情绪经验塑造了情绪的神经回路,从正面或负面影响了我们情绪智力的基本技能。这说明影响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的情绪习惯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关键时期确立的。相反,如果情商教育没做好,很容易对个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人类的情绪竞争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理心,以及聆听、解决危机和合作的艺术等,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这些重要的内容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如何提高情商?
我们可以借鉴下其他国家的做法:
“ 比如伊利诺伊州制定了详细而周全的社交与情绪学习能力标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学会识别和准确表述自身情绪,并了解情绪如何引发行为。小学高年级开设同理心课程,要求儿童根据非言语线索识别他人的感受。初中阶段,学生应当学会分析哪些东西会造成压力,哪些东西能激发出最佳表现。高中的社交与情绪学习技能包括通过有效的倾听和交谈解决冲突,防止冲突升级,并协商出双赢的解决办法。”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却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

情商的力量
在公司里面,CEO的情绪或者态度都会感染和影响整个公司的情感氛围。在家庭里面,家长的情绪也会感染到整个家庭的氛围。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领导者/父母设定了情感标准。
书中讲到一个故事说明了情绪感染的力量。
“一个闷热得难以忍受的下午,蒸笼般的天气让人闷闷不乐、浑身难受。上车时,中年黑人司机对乘客露出热情的笑容,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热情地打招呼。但由于天气让人情绪低落,几乎没人搭理他。汽车爬出拥堵的闹市区进入郊外住宅区之后,车上发生了缓慢但奇妙的变化。黑人司机自说自话般地给乘客介绍起沿途的景致,比如那家商店在大甩卖,这家艺术馆有一个很棒的展览,街头那家电影院刚上演的电影。他一路讲个不停,有趣极了,他快活地和我们分享大都会的多姿多彩,感染了所有乘客。乘客下车时卸下了上车时沉默的外壳,黑人司机大声说:“再见,祝你愉快!”每位乘客都报以微笑。”
“在离哈佛大学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其中有1/3的男孩智商低于90。但研究再次证实,智商与这些人的工作表现或日后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7%智商低于80的人在10年或更长时间里处于失业状态,不过7%智商高于100的人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然,在他们47岁时,智商与其社会经济水平总体上有关联(总是如此)。不过他们在童年期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比如应对挫折、控制情绪以及合群等,会导致更显著的差异。
要想培养情商,首先我们要了解情绪。
我们的学校和文化过于关注学习能力,忽略了情绪智力对个体同样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实情绪和数学或阅读一样,在这个领域,个体的处理能力有高下之分,而且同样要求具备一系列独特的竞争力。
>> 专家导读
在学校里获得高分不一定预示着成功幸福的人生。擅长处理情绪的人,在人生的任何领域都有优势。情绪技能出色的人在生活中也更有可能获得满足,由于掌握了提高自身效率的心理习惯而效率更高。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常常会经历内心的斗争,其专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受到破坏。
>> 擅长处理情绪的人,也就是能很好地了解并控制自身感受的人,以及那些懂得并能有效处理他人感受的人,在人生的任何领域都具有优势,不管是在爱情和亲密关系中,还是在办公室政治中,他们都能领会决定成功的潜规则。情绪技能出色的人在生活中也更有可能获得满足,由于掌握了提高自身效率的心理习惯从而效率更高。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常常会经历内心的斗争,从而损害其专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

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4岁的朱迪在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总是畏缩不前,游离于游戏的边缘。但实际上朱迪是非常善于观察幼儿园社会关系,也善于理解他人情绪波动的人。
有一次老师召集在一起玩课堂游戏,朱迪的老练才充分显示出来。课堂游戏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感知度的测试,游戏道具是一间类似他们幼儿园的模型小屋,以及贴有小朋友和老师大头照的图片。老师让她安排每位小朋友到玩具屋里他们最喜欢的地方玩耍,比如艺术角、街角等,结果朱迪的安排完全正确。老师又让朱迪给每位小朋友安排他们最喜欢的小伙伴,朱迪居然能把整个班级的好朋友准确配对。朱迪的表现显示她对自己班级的社交地图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这种感知程度对4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了不起。这种能力将会使朱迪今后在任何注重“人际技能”的领域成为耀眼的明星,比如销售和外交领域。
朱迪出色的社会感知能力在小小年纪就被开发出来,这得益于她在幼儿园受到的训练。这家幼儿园旨在开发幼儿的多种能力,传统的学校只注重“读写算”教育,但人类的能力范围远远超过狭窄的“读写算”,它包括朱迪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感知能力在内的诸多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去培养,而不应该被忽略。学校如果鼓励儿童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帮助他们在将来取得成功或实现目标。这才是可以习得人生技能的优质教育场所。
加德纳告诉我:“是时候扩大对才能的认识了。教育对儿童发展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引导他们找到最能发挥所长的领域,使其在该领域获得满足感和竞争力。我们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相反,我们让每个人接受教育,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最适合做大学教授。我们一直以来都用这种狭隘的成功标准来评价个体。我们应该少花点时间对儿童进行排名,多花点时间帮助他们识别并培养自身的天赋和能力。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能力也有很多种。”
>> 专家导读
孩子所受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和竞争教育,还应该包括素质与合作教育。情商高有利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与人共事。

培养情商,从你我做起,从小行动开始
这两天恰好是开学日期,希望家长重视子女情商能力的培养。除了成绩,还有太多应该值得家长关注的事情。放学后,除了问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跟孩子谈点学校发生的事情,比如新认识的小朋友是否友好,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感觉如何?多跟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帮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认识情绪,掌控情绪,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情商教育。而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们,情商修炼,也是我们应该一直去做的事情,开拓更多的可能。
对于我个人而言,情商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但我相信通过看书、交流以及生活中的试错与领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