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刻画了一个青年到中年的际遇,既想当哲学家,又想当文学家和画家,还异想天开去竞选议员,感情上陷入双重的爱情不能自拔,一生因虚度年华,而碌碌无为,没有事业上的成果,也没有爱情上的结果。
选这本书的时候犹豫好久,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珠玉在前,作品有些相似性,况且现在看书也比较少,所以想选书比较谨慎,在网上查了资料,这本书分两个版本,后世看到的是第二个版本,从开写到完稿,中间打磨了26年,相当于书中主人公从青年到中年的在现实中走过的时间一样,《情感教育》的文学价值在其之上。
主人公在事业的选择上,通常5分钟热度,什么都想做,事情做到一半,又怕自己做不好,做事畏首畏尾,遇到困难,就想最坏的结果,用各种理由来否定自己。对各种事物都保持好奇心,却没有精力去做,在一个事物上投入大量精力之后,突然又放弃,之前的积累就会前功尽弃。再次投入新的事物当中,又要重新积累,往常反复,做过的事情都懂一些,而无法有深度,就像掘井一样,地下水一定会有,关键是所挖掘的深度,有些地方挖3米就有地下水了,有些地方挖到10米才有,掘井选址的意义在于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不是有没有水。一个行业需要挖掘得越深,它的深度就会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人才资源就会稀缺,价值就会被放大。而主人公最大的悲剧在于,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感情上同样也丰富多彩,文中与各种夫人和妓女的情感纠葛,满足了男人们对少妇幻想。能写出女性内心活动的作者大都情感经历丰富,能够把女人的爱幻想,敏感,情绪多变,猜忌多疑,患得患失,甚至女性喜欢用自己的感觉来对男人进行猜测这点写的也很到位。所以能写女性的作者往往风流成性,就如同大仲马才华横溢,却也风流倜傥,小仲马也学父亲找情人,灵感让他写出了一部《茶花女》,没有像父亲一样的知识沉淀,之后再无佳作。
主人公弗雷德利克的情感在妓女萝莎妮和阿努尔太太之间游走,萝莎妮的抚媚动人,阿努尔太太端庄大方,前者拥有了男人对女人身体的所有幻想,后者满足了男人对女人的道德要求,弗雷德利克把阿努尔太太想得过于完美,让自己过于自卑,到了门口却不敢敲门,邀约不敢张口,总是找借口探望阿努尔先生,借此接触阿努尔太太。双方各生情愫,弗雷德利克畏缩不前,让阿努尔太太患得患失,一直僵持不下,直到后面在她家乡表明心意,最后的高潮在弗雷德利克与阿努尔太太最后一次见面,因为主人公害怕更进一步,会破坏在对方心中的建立的形象,而错失与阿努尔太太在一起的机会。
写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思维严密,经得起推敲,所以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思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书中的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影子,时刻警醒世人,时光宝贵。两周时间看完作者用26年打磨的作品,感觉自己已经走过了从青年到中年,回过头来,青春还在,勿忘初心,励志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