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

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

作者: 朱佳的假不正经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21:31 被阅读639次

教育孩子,到底是严格要求,严加管教,还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自由生长?

后台常常有父母留言,苦于难以在两者间找到平衡,把握教育的“度”。这看似对立的两个方向,正是教养模式的两个维度。

要求/控制维度:父母对孩子限制和控制的程度

要求控制性高的父母会制定各种规则,期望孩子遵照执行,并密切监控孩子的活动以保证孩子能够真正地遵守规则。

要求控制性低的父母会较少限制性,他们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要求,给予孩子相当多的自由,并且同意他们对自己的活动独自做出决定。

接纳/响应维度: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的支持程度和敏感程度

接纳响应性高的父母经常微笑地面对孩子,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会严厉批评,但一般情况下,他们总是温和地对待孩子。

接纳响应性低的父母经常轻视、贬低、批评、惩罚和忽视孩子,不尊重和倾听孩子的需要,并且几乎不会与孩子交流他们喜欢和欣赏的事物。

两个维度,形成了四种经典的父母教养方式;四种教养方式,养育出不同人格个性的孩子。


1

专制型教养方式

高控制 / 低响应——独裁者

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制定一系列规则,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必要性;采用限制性非常强的方式,如说教、命令、批评、贬低、惩罚等迫使孩子服从,代替其做决定,不容许孩子对规则提出异议。

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不注重孩子的反馈,很少倾听其看法,不关心孩子的需求和兴趣。

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刻板的要求变相扼杀孩子的个性,长期限制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自信心,自我价值贬低,情绪易焦虑抑郁,缺乏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少的社交性,易形成退缩逃避或逆反对抗的行为特征、有时会导致反社会行为。

一位25岁的来访者和我的对话    他的妈妈即“专制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

有时也会用怀柔政策

比如“劝说”

但目的仍旧是

“我是为你好

你要听我的话”

他们通常意识不到

过高的要求

对孩子内心造成的痛苦


2

放任型教养方式

低控制 / 高响应——溺爱者

 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不制定规则,将大部分决策权交给孩子自行决定,认为孩子会从自己决定的行为结果中学到更多。

采用一种接纳且放任的教养姿态,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常常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

放任型父母的孩子:缺乏指导,一味包容的态度,影响孩子社会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通常不够成熟,自负、任性、幼稚、行为冲动、喜怒无常、依赖性强、没有恒心、不能吃苦。


放任型父母

允许孩子

“释放天性”

实质是种溺爱

同时不认为自己

对孩子的行为结果

负有很大责任

经常把原因归咎于

“他(孩子)要这样”


3

忽视型教养方式

低控制 /低响应——陌生人

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不制定行为标准;父母往往没有时间、精力,或意愿教育和关心孩子。

只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照料,对孩子的其他正常需求表现得漠不关心;缺乏对孩子的兴趣和期望,态度冷漠,不与孩子亲近。

忽视型父母的孩子: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因此对生活态度消极,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同时易怒,有可能充满敌意,形成自私、叛逆等心理特征,易演变成反社会人格。

忽视型父母

有时过着充满压力的生活

比如早出晚归

比如常年在外

比如身体或心理存在疾患

但对他们来说

养育孩子

更像是

乏味的任务


4

权威型教养方式

高控制 / 高响应——引导者

对孩子的要求有适当的“高”和“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性别、气质、能力等特点制定规则,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认真加以解释;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允许其在能力范围内自行决策;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

同时,不缺乏父母应有的温情,温暖细心地关注孩子,尊重其需求,重视其兴趣;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将关爱与适度控制相结合,因此,孩子表现得自信、积极、独立、友好、善于社交,自控能力强,富有独创性,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做事灵活有主见,并能够听取意见。

权威型父母

擅长用行为结果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

推理与解释能力

以帮助其学会

预测和管理自身的行为结果

父母本身

也是注重成长的

自我管理高手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个性的塑造,有着长达一生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权威型父母教养出的孩子更健康,更易成功,幸福感更高。

而权威型父母,之所以权威,因为奉行“理性、严格、民主、温暖、耐心”,将适度控制与关爱结合。

这样的“高要求/控制”不是专制独裁,是富有理性的指导性,思考力。

这样的“高接纳/响应”不是放任溺爱,是带有感情地给孩子关注与尊重。

要在两个看似矛盾的维度上取得高度平衡——父母首先要在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努力成长,完善自身。

权威而有爱的父母,才会养育出独立而有爱的孩子。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

一篇好文影响人生

你终将面对,你的父母极其平庸

大人为什么都喜欢欺骗小孩?

你一定有个和我一样的老公(上)

你一定有个和我一样的老公(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g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