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诸葛亮——何为忠义

诸葛亮——何为忠义

作者: RiverMg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12:43 被阅读0次

    诸葛亮,可谓是历史上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之一。他生在三国时期,是蜀国两朝丞相,也是整个时代中赫赫有名的军师。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下了蜀汉江山,更是替他披荆斩棘,使蜀国成为了三国时期十分强大的大国,使中原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句十分有名的诗词是杜甫和陆游用来赞颂诸葛亮的忠义的。

    我们知道,诸葛亮可谓是刘备所有的军事将领中最重要的之一。除了与刘备结义的另外两兄弟,还有替刘备逢山开路的五虎将之外,诸葛亮就是最重要的那个人。著名的“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就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而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可谓是道尽了从三顾茅庐开始天下数位无三国之中发生的一切与蜀国有关的往事,而其中最为显著的不只是这些事情与经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在这篇出师表中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

    历史中的出师表不仅十分著名,更是特别的长。其中最大一部分的笔墨都说尽了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兴复汉室,整治旧邦而做出的所有努力,也就是北伐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不过从这些看起来冗长的文字之中,体现出来的更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做出的努力与奉献。

    这一段只不过是出师表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部分,也是一个特别短小的节选。但这一段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讲述了一个特别经典的事例,“三顾茅庐”。相信熟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对这个典故十分熟悉,因为这,就是刘备与诸葛亮后来所做的一切的开始。当刘备听闻了诸葛亮卧龙的名声以及他对徐庶赞扬的智慧时,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请诸葛亮出山。于是他先后三次不胜厌烦的来拜访诸葛亮,终于在第3次时成功的请他出山。而当时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在屈居在南阳种田放牧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参与乱世之争的一介布衣,却承受了如此重要的知遇之恩,因为感激,便从此供刘备所驱驰,成为了蜀国开国的丞相。

    文章中还写了白帝城托孤,以及诸葛亮后来为了完成他的遗愿南征北战,并最终策划北伐的过程。最后一句才表达了诸葛亮所有叙述的这一切中最重要的东西。“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为了报答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还有对于刘备的忠诚。

    其实有的时候我曾经思考过,当时刘备只不过是去草庐里面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而已,当时跟关张结拜为兄弟的时候也不过是三人有着一样的志向而已。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会甘心从此做刘备手下的一员将领或是一个军师?这到底是因为他们的忠义,还是因为他们的愚蠢呢?我一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对于他们的忠义并不是那么的在乎,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样的选择不仅十分的草率,而且甚至有点太过于鲁莽。仅一次的恩情就为这个人付出了一生的时间,这真的有意义吗?但是直到我后来真正的了解到了诸葛亮,并真正了解了儒家之后我才发现,这正是他们的儒家精神与忠义之所在。正是这样才能够体现他们身上的那些品质,体现他们身上的忠诚。

    除了诸葛亮以外,三国时期也有很多很多特别著名的军师。他们都有着非凡的智慧。而在三国时期,一直与诸葛亮形成鼎立之势,并且与他一直互相较量不分高下的,正是魏国曹操所一直控制着的司马懿。同样为臣,诸葛亮为了汉室,为了蜀国,为了刘备奉献了一生,尽管刘备在死之前还曾经说过:“如果刘禅不够资格,你还可以取代其为帝。”但是诸葛亮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这出于什么?出于他的忠。他对于刘备的忠。他自从当年的三顾茅庐之后,就已经许下诺言,绝对不会辜负先帝的期望,一定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虽然并没有完成,但是在我们心中,诸葛亮其实已经完成了。 与之相反的便是司马懿,两者拥有着同样的智慧,并且同样身为臣子,但是司马懿却有着与诸葛亮不相同的野心。这点曹操一直都知道。他为了控制司马懿也是花费了一生的时间,而司马懿所谓的“鹰视狼顾之相”更是体现了这个人身上的残忍与野心。在曹操死后,司马懿就已经开始了他与曹氏的夺权以及暗暗谋划他的谋反。而他的孙子与他的儿子们更是没有辜负他的心愿,直接夺取了整个魏国,断了曹氏血脉,开创了晋朝。

    同样为臣,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不同便体现在这里。司马懿因为他的野心,不惜背负了被后世所唾弃的骂名,不择手段的达到了他的目的。而诸葛亮则刚好相反,他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付出了一切,连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甚至在死前还在感叹自己最终还是没能达到先帝的希望。这便是忠与不忠的区别。有可能你会问,他们俩其实都没有义务必须要完成什么先帝的遗愿必须要对国家进忠,司马懿的选择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时代也会有更替。但其实我以前的这种想法才是大错特错,诸葛亮真正的儒家精神体现在了这里,跟我们上次学的苏武一样。后世的诸葛亮的评价也只有两个字:忠,孝。他死后的谥号为“忠武侯”,所感叹的便是他的忠心耿耿。儒家的核心部分在哪里?是在学识上吗?是在一个人的智慧上吗?并不是这样的。儒家所真正讲究的是一个人的精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尽到君的本分,管理好天下,治理好民众。而臣要尽到臣的本分,最基本的,便是忠于君。历史上有过很多像诸葛亮这样的伟大人物。甚至有些人还不如诸葛亮如此幸运,他们的国君,有的时候甚至荒淫无道,残暴不堪。或是十分昏庸,平凡至极。但他们却依旧尽到了身为臣子的本分,身为人臣要对国君所尽到的本分。这点才是真正重要的。而我之前的想法只不过是在利益方面做出了一个推敲,到底是哪一种结果会有更大的收益或是最为聪明,但是其实一旦你有一天体会到了真正的儒家,你就会发现儒家在乎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那一颗心,与心中的精神。而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相关文章

  • 诸葛亮——何为忠义

    诸葛亮,可谓是历史上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之一。他生在三国时期,是蜀国两朝丞相,也是整个时代中赫赫有名的军师。...

  • 诸葛亮

    一提到诸葛亮,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我觉得想到的无非就是智谋和忠义了。因为我们在诸葛亮身上看到的只有智谋和忠义了。...

  • 忠义之诸葛亮

    以前的儒学主要强调的就是忠孝,忠是对国君要非常的忠诚,孝就是对你的父母要孝顺,尊敬。三国时期诸葛亮,他也拥有着这...

  • 佛靥

    何为乱世狂魔 何为醉眼蹉跎 何为忠义两全 何为笑擎奈何 遍地花开难得善哉 锦衣袈裟风捎云外 究竟谁在涅槃 微拨楚情...

  • 论诸葛亮的忠义

    诸葛亮,一个以聪明而出名的的人,他是由刘备不顾自己的尊严请来的。 在刘备在位时,诸葛亮就是他的左膀右臂,要是没了诸...

  • 司马懿

    诸葛亮忠义。刘备托孤时候说了,若刘禅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而刘禅再平庸诸葛亮也没有自立,一生辅佐刘禅鞠躬尽瘁,一...

  • 读《三国演义》杂感:第25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1.《三国演义》塑造的最典型的三个人物是曹操、关羽、诸葛亮,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有人称为“三绝”...

  • 满江红.诸葛亮赵书成

    满江红.诸葛亮 赵书成 华夏人文,数雄杰,最谁无敌。诸葛亮、早经称首,千秋唯一。忠义多谋荣伟业,睿姿英发兴方国。智...

  • 《三国演义》里,我最欣赏的角色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不是骁勇善战的赵子龙,也不是忠义双全的关云长。那会是...

  • 小议论文(诸葛亮,磨难)

    诸葛亮用他的一生向世人展现了何为智绝、何为忠诚。赤壁之战,他善用天时,为吴国借来十万支箭;面对曹操挥师南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何为忠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mg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