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三哥跟大哥建了一个亲情聊天群,都是爸爸的两姨弟和表兄弟的后代们,群里七十多人踊跃发言,多年不见的长辈们也联系上了,聊起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小辈们也捋清楚了亲属之间的关系,都在感谢大哥跟三哥建了这么好的群,要不然都不知道有这么近的亲属关系,也沟起了我对爸爸的思念。
记得我小的时候爸爸是在离家二十里以外的弓棚子农电所上班,爸爸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电理知识也懂的特别多,原因就是爸爸爱学习。
听妈妈说爸爸上下班的路上都在学习,兜里揣着整理好的笔记,骑上自行车就开始默背笔记上的知识,记得不扎实的再下车翻看一下笔记,几十年如一日,练就出了爸爸一身的本领。工作几十年可以说是零失误。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爸爸能把五六米长的拉杆抗在肩上不用手扶着,就能轻轻松松稳稳当当的骑着自行车来去自如,拉杆还不会掉下来,每每看到爸爸抗着拉杆回来,我都会跟小伙伴儿们炫耀一下,“看,我爸厉不厉害?”小伙伴儿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你爸爸真厉害,骑着自行车抗那么长的拉杆,耍杂技的都不一定能抗这么稳!”听着小伙伴儿们的夸赞,我心里无比的自豪。
爸爸不抽烟不喝酒,对家庭也非常的负责任,爸爸妈妈白手起家,从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还欠了一百多块钱的外债的情况下过日子。那这日子就得算计着过,一年到头只吃了二两豆油,穿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那时候柴火也紧缺,爸爸白天上班,晚上贪黑上山搂豆叶,有的时候一干就是一宿,当时晚上想上山偷点粮食的人都害怕,以为爸爸是看青的。那么看青的呢!也不管爸爸,因为爸爸那时候虽然穷,但从来不会碰公家的一粒粮食。所以看青的也放心。那时候到加四号屯找刘喜民家,就会有人会告诉他,哪家柴火垛大,哪个就是他家。
爸爸妈妈节衣缩食,运用灵活的头脑,精打细算。使我们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慢慢的也有了点余钱。
因为爸爸的职业,我们哥四个在爸爸的熏陶下也懂得了不少的电理知识,给我们以后得生活也积累了经验吧,记得有一次,爸爸拿回来几部手摇式的电话机,那时候的我们跟本都没看见过电话,三哥领着几个小伙伴来我家玩,三哥把电话分别放在几个不同的屋子里,把所有的电话接上线,然后手摇拨打,对面屋的小伙伴儿就能在电话里听到对方的声音,那时候的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新奇,好玩,当然了,也少不了小伙伴儿们羡慕的眼神!
爸妈都是文化人,算盘打的也非常的好,那时候算账最快捷方法就是用算盘,不管多难算的账,只要爸爸拿起算盘,三下五除二,劈啦帕啦,几下就能搞定,不出一点差错,我们四个在学习上也得到了爸爸不少的帮助,有不会作的难题都会找爸爸帮忙解决,在爸爸的耐心讲解下,再怎么复杂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虽然生活过的越来越好,但爸爸妈妈还是勤俭持家,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能省则省,每次爸爸出差回来我都会翻一下爸爸的背包,看看能不能翻到点好吃的,但翻到的都只是一个面包或半块面包。因为爸爸舍不得花钱下馆子,饿了也只是买个面包充充饥,有的时候还舍不得吃,拿回家给我们分吃。剩半块的时候应该是太饿了,才舍得吃半个,还得留半块拿回来给我们吃。妈妈这时也会唠叨两句“下个饭店能花几个钱,再说了。出一次门回来就带个面包回来,孩子在家都盼着你呢,就不能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爸爸只是笑了笑,说“知道了!”可再出门还是舍不得花钱下饭店。爸爸的钱可是一分一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谁说他有钱他还不乐意。这就叫财不外漏吧?
爸爸是个注重亲情的人,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三年了,但他要是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建立了个亲情群,我想他一定会笑着笑着就会流下激动的泪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