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见了我的一个宿舍的同学,他以前在gq了,后来下海,成为一个服务类私营企业主,前些年生意好,日子过得不错,孩子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
近几年,生意几乎歇业,以前业务往来的款项有些就成了负担,应收款收不回来,应付款还不好意思不付,差不多就成了账上有钱而实际没钱的状态。
2021年年初,在保险公司的媳妇做主,给两个人分别买了一份保险,合计金额每年15000元,他知道后不太同意,也没有强烈反对:“女人嘛,没用的钱花得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些钱,也不能因此跟媳妇吵架。”他真是这么想的。
2022年年初体检,发现肾脏有点问题,做加强核磁检查时,发现腹腔有个巨大的肿瘤,十几公分,到北京几个大医院检查,是恶性肿瘤,三次手术,花费70多万元,保险报销了60多万,个人医保报销大几万,总体来说,个人没有花更多的费用,这个保险真的起了大作用。
通过他的治疗的例子,体现了保险的最根本也是最大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多保险仍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保险从业人员的原因,投保时胡乱解释、许诺,出险不符合报销条件时又推三阻四(也有保险公司这样做),或者保险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服务不专业,不准确,造成误会,致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意投保的人更多地收到保险或者保险公司负面信息,而更不想投保了。
我今天又给我认识的一个在保险公司工作多年的朋友打电话,聊了这个话题,他说,很多人也都越来越明白保险的重要性,但是,这两年是一个比较特殊且尴尬的时期:很多人收入降低,就不想投保,甚至续保,然而,越是收入低,看病、培养孩子的花销越觉得吃力,越是感觉没有额外的钱再投保。如果早点投保或者继续投保,还能有很大的缓解、补充或者应急。
也就是说,对未来越是没有信心,越要及早投保,但是现在越是没钱,越不想投保,如此不断地循环和纠结。
理性地说,自由职业者更需要投保,找到适合自己的险种,尤为重要的是,遇见适合自己的保险业务员,对个人来说,保险真的会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和家庭的金钱和身心保了个险。
注:我的职业不是保险业,不是为保险公司做广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