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自在家法师“比丘记事”
"
很感谢这两位生活中的真行者,他们是我的老师,他们朴素的调心功夫,远远超过他们装修的那个小小的玻璃禅房的价值……
我就越来越确认并深信,烦恼升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修行的道场……
"
不久前,我遇到两位包工头,他们商量如何装修一个小小的玻璃禅堂,场面很火爆,吓了我一大跳。
两人协调彼此的工作配合,语气口吻,火药味十足,很快就呛起来了。我就想,这怎么能办事呢,肯定要搞砸。
果然,两个人越说越激动,一些比较激烈的语言开始飚上了。我是长期不怎么见这种场合,有点心惊肉跳。也不敢说啥调和调和,就默默地坐在一边。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两个人互相倒了杯茶,又有说有笑了。什么事情,也没有耽误。
后来,我问其中一位,怎么刚吵架,马上就好了。人家跟我说,我们出来做事情,说归说,吵归吵,不能记仇。
这个真是让我佩服到不行,修行真的不是动动嘴巴讲讲道理就行的,真的是要有这种调心的功夫,说调过来,就调过来。
慢慢地,我就越来越确认并深信,烦恼升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修行的道场。
当然,寺院有住持正法的作用,也有保护修行人办道和弘法的功能,但是,对修行者本人来说,怎么用心,才是关键。很感谢这两位生活中的真行者,他们是我的老师,他们朴素的调心功夫,远远超过他们装修的那个小小的玻璃禅房的价值。
那个透明的可以看到星空的小禅房,不过就是一个漂亮的道具。
过去,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幻想,觉得修行就应该到一个深山僻静处,没有人打扰,新鲜的蔬菜,新鲜的空气,新鲜的牛屎,清清静静地,如此终老一生。
现在看来,好幼稚。
我的一个同修,觉得寺院事多,心烦,就悄悄出去找了个更加僻静的地方去修行,据说到了边境的深山了,搭了个茅棚,准备独修。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衣也丢了,手机也丢了,很尴尬,后来,千辛万苦地回来了。
同修的经历深刻地教育了我,迫使我让自己向内用功。因为,安静的地方,只有在自己的心里,外边哪也没有。
达摩祖师有个《二入四行论》,听起来很玄,更像一个武林秘籍,我读了好几遍,包括蔡志忠的漫画版。最后确认,一点也不玄。
二入,意思就是,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把修行的道理搞明白,行入,就是照着这个道理去做。
你看,一点也不难,主要是我们被文言文吓住了,所以,学好语文是多么的重要。
四行的意思是,随缘行,称法行,无所求行,报怨行。
随缘行,大致的意思就是随顺缘起,相信因缘果报;称法行,简单说就是懂得无我的道理,好好持戒,行善积德,但是不执着;无所求行,有求皆苦,就不用解释了;报怨行,也有叫以德报怨行,就这一条最难。
当然,这个解释,并不准确,更不全面,你完全不必较真,网络上有很多版本,讲得很详细。可以仔细研读。虽然都是文言文,认真读,还是可以读懂的。
这个报怨行,简单说,就是生活中遇到任何的逆境、困苦,都不去报复,不怨天尤人,不耿耿于怀,不记仇。相信这些都是业果显现,坦然接受和面对,内心如如不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静坐念经念佛。
这个确实很难,所以,我是真心佩服那两位装修玻璃禅堂的工头,他们应该并不知道这些修行的道理和说辞,但是,人家就这么活泼泼地实践了出来。
而且,其中一位有一天忽然给我打电话,说他平时生活压力大,脾气也大了,自己知道不对,也不知道怎么办,问我能不能帮帮他。这悟性,无师自通,你看看,不佩服怎么行。
也让我很尴尬、很惭愧,因为,我是个比较小心眼的人,别人得罪我,别说十几分钟,我得好几天才能慢慢放下。尤其是静坐的时候,那个劲儿,一波一波的涌上来,不断地回味,不断地把玩,然后就坐不下去了。
有的伤害、怨恨,很多年都放不下。
不过,懂得道理多了,内心也明白了不少,也是有很大用处的,所以,好好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遇到的事情多了,不放下,放在心里,自己苦自己知道,不想苦,就只能放下。
只是,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和悟性的。但放下,是刹那的事情。
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很快可以搞定,有的人需要很长时间,一点一点地来,但,只要照着干,都是可以做的到的。肯用心,肯用功,一定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zizaipla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