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请回答》是北京卫视的一档亲子关系求助节目,嘉宾除了几位老师外,便是求助的家庭成员。
上一期求助的嘉宾是一家三口,其中孩子是一个14岁的男孩。
父母求助的诉求是孩子不愿上学,不跟父母说话,只管父母要钱。
这位男孩开始坚持不肯跟父母同台出现,老师们唯有上他们分开上场,父母的讲述是孩子不做作业,不上学,他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却又毫无办法,关系越来越差,他们觉得孩子根本不把他们当父母,仅仅是孩子的提款机。
心理辅导老师先是和男孩玩了一个沙盘游戏,给他四个毛公仔代表家庭成员,让他觉得舒服的方式摆放。
男孩把毛公仔并列排放,分别是爸爸妈妈姐姐和他。老师后来分析,男孩的排序代表着他重视家庭,希望被保护,渴望平等自由。
男孩小学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在北京上学,后来因为妈妈对他学习的管束,让他不满,初中他要求回老家,父母就把他一个人送到了天津上学。
因为男孩的学习问题,爸爸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开起了网约车,方便天津北京两地来回跑。
大多时候男孩自己在天津,爸爸经常过来看一下,给孩子做顿饭,平时男孩要么吃外卖,要么是方便面。
由于男孩拒绝与父母同台和老师们沟通交流,心理辅导老师只好单独和他在第二现场交流,男孩说的最多的话是,他们很烦,不想跟他们说话,听着恶心,不需要和他们说话,他们给钱就可以了……
男孩父母说得最多的话是,他们要工作,千辛万苦赚钱也是为了孩子。现在他们觉得孩子养废了,不愿上学,整天玩游戏,亲子之间还成了陌生的仇人。
是什么让本该熟悉、亲密的人变成了如此冷漠的关系呢?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眼里颓废的孩子,其实想做一个纹身师,也认为自己至少应该上个大学。他们不知道孩子在听纹身师连线建议时,眼里有光,表情严肃认真。
我们成了最不懂孩子的那个人,可我们却明明在为了孩子拼尽全力啊!可又多少父母活成了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人呢?
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显示,竟然有将近六成的孩子极度讨厌或痛恨自己的父母,是痛恨啊!

父母拼死拼活赚钱养育孩子,到头来还是拉仇恨的。为人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这个职业,你岗前培训了吗?年度考核了吗?
为了不再拉仇恨,我们该好好学习如何做好父母这份工作了。
不要再想当然的用上一代管教我们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花时间去认识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想要成为合格的父母,其实真不容易,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和技巧,是的,道阻且长,但,行之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