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经思千载,千年风俗谁人传承

读诗经思千载,千年风俗谁人传承

作者: 书僮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3:05 被阅读0次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诗词解读】

在一片很大很大的桑园里,年轻的姑娘们采桑多悠闲,她们一道唱着歌儿回家转。

在相邻一片很大的桑园里,漂亮的姑娘们采桑多悠闲,她们一起说说笑笑往家转。

【书童阅读】

落日西下,暮色欲上,牛羊归栏,炊烟渐起。落日斜晖,透过碧绿的桑叶照进一片宽大的桑园。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准备回家了。顿时,桑园里响起一片呼伴唤友的声响。人逐渐走远了,她们的说笑声和歌声却似乎仍袅袅不绝地在桑园里回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桑园晚归的美景。

千年不变之旋律,承载着千年不变之农间田园风情,同时也演绎着千年不变悲欢离合之故事。也更为我们继承和发扬着千年不变之风俗文化,这才使得我们时隔三千多年,依旧毫无违和的感受着那时的风土人情。

他们是美丽的,他们是休闲的,他们更是无忧无虑的。这样的画面从侧面为我们阐述了当时社会的一片祥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读到这里,使得我不仅想起了陶渊明《归园田居》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前者充满了姑娘的轻松欢乐,安居与和谐,气氛明快、欢乐,而后者则蕴含着陶公的闲适超然,沉郁、不得志,虽貌似但却神异。

姑娘的欢喜、轻松随着诗词的传播世人皆知,而陶公的忧郁不得志却恐怕只有他自己一人知晓罢了。诗中的姑娘是万幸的,万幸的是她的欢乐悠闲自始至终为世人羡慕,而陶公却只能一人独品忧郁,最终只能落得个抑郁而终的下场,唯一庆幸的是百年之后为世人所理解,可惜他却早已看不到了。

透着诗词,望着美丽动人勤劳善良的姑娘,想象着那时那刻夕阳即下,晚霞相伴,姑娘们悠长的身影在晚霞的映照之下映照在狭长的阡陌之上。人与影的和谐相处,气氛与环境的恰当融合不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虽只是简单的劳作归来,但却是美轮美奂的泼墨画面。

时隔千年之后的现在,这样的画面再难相见,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承载着大量原生态风俗文化的农村以及承载着这种文化的人,伴随着分流住进钢铁混凝土的森林之中后也渐渐消失,难觅踪迹。

我们的生活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有约,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原生住民离开了,他们的离开不仅带走了千年传承的文化风俗,更带走了承载和传承这种文化的土壤。

相关文章

  • 读诗经思千载,千年风俗谁人传承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诗词解读】 ...

  • 【水彩插图】蓑衣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个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雨衣,起源古老,在《诗经·小雅·无羊》中有“尔牧来蓑思,何蓑何笠”的...

  • 2018/5/23

    长安 沣东 诗经里 千载薕葭苍苍 千年明月依旧 丰镐故里 沣河水边 美丽传说依旧在时光里温暖你我 沣东水镇 诗经里...

  • 明日清明

    雨丝为着千年的传承 织成愁绪坐在墓园 远道的人放一束花来纪念祖先 今夜谁人在路上 谁人在吟唱古老的经典 远离故土的...

  • 为什么去别人家里做客夫妻不能同床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也有很多风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风俗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但有部分风俗,依然传承至今。...

  • 中国古代道德观

    风雨五千年,华章不断,文化万古芳,千载相传。 中国,这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和积淀的国度,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历代王...

  • 棋文化对联

    历百世祖荫绵长,学文习武,良思端品为首要。 数千载德艺传承,修身养性,琴棋书画倚先行。

  • 岁月||母亲把女儿送给自己的“情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呢

    中华文化发展有了五千年的历史,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优秀的一直在传承。不过有好的就有坏的,这么多风俗习惯发...

  • 吾爱国学

    国学吾之爱也,自幼而习。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光耀华夏数千载。国学精要,闻名世界,传承五千年而不息,只因博大...

  • Ted x QDedu

    面对传统是为了认识自己 传承:自己读,才能传下去,诗经和论语。我们能不能起个头,让文化传承下去。先把自己长对长好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经思千载,千年风俗谁人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w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