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凡
齐帆齐微课|古人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早上坐在通勤车上就感觉昏昏沉沉的。
到了单位,打开窗户,听到外面的鸟儿果然应着景似的叽叽喳喳地叫着。
我一推开窗户,它们吓得“扑楞扑椤”地从褐色的枝条上突然飞出去老远,只剩下几条枯枝在寂寞地摇摆......
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眼皮有些打架,昨晚睡得太晚了,看书看得兴起,居然看到了后半夜。
本来说好不熬夜的,现在好了,这阴沉沉的天气,加上还在供着暖的热腾腾的暖气,将我烘烤得头脑越发地昏沉,困意不断袭来。
我赶紧站起来,打水,浇花,擦灰,扫地,多干点活,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忙活一阵子后,果然精神大振。看来,没有什么睡意是劳动治愈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多干一个小时的活。
每天早上都会看蒋老师的日更,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是流露着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那种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蒋老师的文字中,我认识了阳澄湖里的青鱼和大闸蟹,我了解了有一个叫渭塘的地方盛产珍珠......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一个人的家乡就是一个人的根呵!
可是从前,我却深深地嫌弃着自己的家乡,一直想着要逃离。
因为这里曾经贫穷而落后,虽然现在发展了,富裕了,但是由于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她依然存在着很多体制方面的顽疾,思想方面的落后,以及生产方面的滞后。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那些都是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
但是家乡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就如同我的原生家庭一样,再怎么嫌弃,也是自己的根啊!怎么能不爱?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家乡的,就都会变成长在我的骨子里的东西,滋养我的一生……
我的家乡是松花江边的一座小城,属于三江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从前是“北大荒”,现在是“北大仓”。
这里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粮食储备。
我的家乡有很多值得写的历史,也出现过很多可歌可颂的英雄。
我想在以后每天的日更中,也要多写一些自己的家乡,写一写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写一写自己曾哭过和笑过的地方。
今天就先说说我们单位吧。
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需要,我们单位在10年前落户在了松花江下游南岸,座落在距离市区很远的工业园区。
从远处看,我们单位处于绿树环绕的江滨,黄墙红瓦。
厂房和办公楼,以及各种生化蓄水池,都排列得错落有致,看起来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别墅式工厂。
来到了近处,你会发现,那些漂亮的房子里,很多都安装着一些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高端设备,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另外,那几口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超级生化池,里面蓄满了已经经过了三、四道工序加工过的水,这几个生化池就占了单位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
而单位的办公楼则座落在西南角,在这些厂房中并不显眼,但是却干净整洁,也是我办公的地方。
因为政府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资,所以我们单位从2009年的一期开始,到现在已经建完了三期污水处理工程。
每年我们这座小城里所有的污水都会通过专门的运输管道,输送到我们单位的生化池中。
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等方式的处理,将那些包含着各种各样废物和细菌的脏水,转化成纯净、可供人饮用的、达到国家标准的水源,重新放回到松花江中。
让生活和生产的污水得到净化之后,重新回归自然,得到再次利用。
以前我总是嫌单位工资太低,但是只要一想到我们的企业可以将那么多的生活污水变废为宝,转化成纯净的水源,然后源源不断地输送回大江大河,造福人民,心里就徒生一种自豪感。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阳光事业,就算是工资低点,也值得我们为自己的职业感觉到骄傲。
齐帆齐第2期28天(13)篇145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