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深圳到广州130公里左右,正常行驶要2个小时。
如果有两组司机同时出发,一组是“正常组”,2小时以上时间达到目的地。
另一组是“快车组”,1.5小时以内到达目的地。
你觉得哪组事故率更低?
你肯定说,那还用问,一定是“正常组”了,这是常识,车开的慢,当然出事故就少喽。
但是,如果是通过统计的方法,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一定是“快车组”的事故少。
你很惊讶吧?
但是你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是个谬误,因为一旦出了事故,车辆就不得不停下来,到达目的地就必然在2小时以上。
而这些车辆也被自动归为“正常组”了。
那些1.5小时能到达目的地的车,一定没有发生事故,这些车都被归为了“快车组”。
这是德国哲学家罗尔夫·多贝里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还起了个名字叫做:
意向性谬误。
意思是说,人们都习惯用一个结果会解释原因,而排除其他的可能。
意向性谬误,在日常中屡见不鲜,即使是一些权威的说法,也不得不让我们质疑。
我早年运动频繁,跑步、打篮球、踢球、现在有关节炎,所以我一直觉得过度运动,尤其是长跑,会损伤人的膝关节。
一些爱好马拉松的朋友会和我辩论,除了拿村上春树等名人来做证外,他们还拿出了大杀器,权威杂志《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期刊的一篇文章,其中指出:
坚持长跑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
这数据虽然看起来挺有说服力,不过我们也可以用意向性谬误的方式来解读:
也许正是因为有关节炎,所以才不能长跑,也不能从事其他运动,于是只能久坐。
反过来,能坚持长跑的人,多数人不会有关节炎,或者即使有关节炎,也是比较轻的那重。
对于村上春树,我会用小概率法则来解释,他可能是膝关节不易磨损的少数人(或者还没到时候),而他的名气和坚持,更容易传播。
像良叔这样的二流作家,由于关节炎而无法坚持长跑,这种故事谁爱听呢?
这段论述不是要盖棺定论长跑对膝盖到底有没有伤害,而是想以此为例,展现在现实中,太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思辨一下。
这是锻炼大脑的一个好方式。
除了意向性谬误外,诺贝奖得主卡尼曼还总结出另三种人们常犯的谬误。
一、代表性谬误。
我们往往用简单的问题,取代复杂的问题。
比如,一本书的好坏,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会从包装、有没有名人背书这些简单的问题来定义。
一只股票的好坏,也是个复杂的问题,多数人会从名称、股票代码来判断,这就是一种代表性谬误。
二、可得性谬误。
我们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
比如,前两天一驾到澳门的飞机在深圳破降,一个视频在朋友圈疯传,很是让人惊魂,很多朋友都发誓以后不再坐飞机。
你看, 这就是可得性谬误,其实从概率上看,飞机比汽车安全很多。
三、沉锚性谬误。
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就好比,一个员工如果被老板坑过,以后他多半会觉得做老板的都不是好人,因为以前那个老板就他心中那个不可抹去的锚。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谬误呢?
第一、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
以前良叔提过,凡事多问自己两个问题:何以见得和为何如此。
第二、扩大自己的数据库。
数据库就是你脑中的知识,数据库越小,你的参照系越少,越容易陷入谬误和偏见中。
第三、尊重常识。
人都喜欢猎奇,一个新颖的观点,往往会吸引你的眼球,再加一点看似确凿的证据,那就是无敌了。
但是,太阳下没有新鲜事,那些屡试不爽的道理才会流传至今。
“欲速则不达”是常识,所以,“快车组”不太可能比“正常组”有更少的事故;
“过犹不及”是常识,所以,长跑对每个人都有个阀值,不超过,好,超过,就不好;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欢迎留言。
良叔每天在小随等你,再坚持93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