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相信什么,一篇文章如果描画不出几句金句,词藻优美哲理清晰绕绕上口,那大多数人会觉得那不叫文章。以至于很多人写文章,完全就是为了金句去的,如果文章里总结不出高深的中心思想,他们就慌了。
任何框架性的设计,都是为了让事情做起来更简单,无论是事前规划还是事后的总结分析皆是如此。框架受重视也是因为清晰明了,相比洋洋洒洒千万字的正文内容,几百字的“大纲”就如同一本书的腰封推荐一样,人们只需要知道内容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就不需要然后了。这种商业的引导本来没什么,只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做之后,那些做不好的人就开始出来说这样不好了,那就挺没意思的。
在最早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就一直没有做好过写大纲这件事,文章只有写与不写,写的好与坏,关大纲屁事?越是照着大纲来写的文章,我写的越没法看。到现在都记得两节连堂的作文课,非得练习写大纲,结果平时一篇文章都写完了能玩了,那天却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勉强写出了一个合格的大纲来。
当然,对于任何一篇文章,难道没有一点构思吗,或者说不需要构思吗?当然需要,但是这些恰恰不需要写下来,更不需要涂成花花绿绿颜色的思维导图。构思就是一个点,更多时候就是一句简单的话,然后就想办法展开写就好了。也不需要想清楚如何展开写,反正写着写着就不得不展开了。你要是写一篇文章都需要做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来才行,那你真要是想融资创业还不写出个四书五经来才行呀?你要万一再想改造一下世界,那你还不得把纸张和内容铺满整个宇宙?
事实上,事情就是很简单。从来没见过有人玩游戏之前还得上祖坟烧高香然后再开始的。今天人们很多时候讨论各种姿势各种事情,其实都是太闲。确实,听起来当你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然后再开始做事情会更加心安理得,但本质上不是这个道理。人们做一件事情,完成一件事情,本质上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进行下一件事情,而不是一直在同一件事情上兜兜转转。
这就好像“喝茶”这个行为活动一样,本来做起来很简单,就是做壶水,泡好茶,开喝,接着该干啥干啥了。结果按照各种“使用说明”则变成了:把各项器皿摆放妥当,分好茶叶,做好开水,冲泡茶碗,冲泡茶叶,过滤茶水,再次冲泡,收拾妥当,然后姿势优雅的开喝。
本来只需要十几分钟就搞定的事情,一下子变成了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实在闲得无聊可以做几个小时做一下午一晚上都没人管你。本来人们做这件事情是为了更好的做下一件事,结果现在却变为了做这件事情就成了做这件事情。下一件事情?哪还有下一件事情?
如果说很多计划的制定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就有点太偏颇了,这就好像以前文章里提到的埃隆马斯克十多年前就公开到官网上的信一样,里面的每一个分步骤的制定以及多种项目的创立汇合而成的整个火星移民计划的实施,这就是类似于创业内容大纲一般的存在。如何会没有意义呢?只是把每一个分步骤摆出来,仅仅是每一个公司的设立以及做事,都是一种不断完善整个星球移民目标的过程。
那为什么说写一篇文章的大纲这种是没有意义的呢?我一直也没说“没有意义”这句话,我的意思是“没有太大意义”,所以无需耗费太多心力。
我当然有见过不少没有文章大纲就写不出文章的人,更见过不少把大纲写的非常清晰明了,以至于羡慕不已的情况。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纲就是没多大意义的,与其在所谓的思路框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不如就想出一个“点”就足够了,剩下的一切文字和思路全都围绕这一个点展开,就足以成为一篇好文章了。至于所谓的一二三四五,其实主要是为了更全面的写清一个内容,以及看起来更规整,但并不是为了这样于是什么文章都是这个套路。
很多人对于写文章的认识还停留在校园阶段,那种必然的需要写出什么打动人心的文字才算合格的阶段。本质上,文章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成果,而公开出来的目的在于影响和吸引到更多的人,“读起来美”看起来挺重要,但是没那么重要。比起来,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才是最重要的。从各个角度颠过来倒过去炒烂了它,这才是最终需要做到的。如果一篇文章看下来无非是调动了人们的情绪以及过目就忘,那其实就是浪费了时间。
当然无论是一篇注定过目就忘的文章还是让人看了久久震撼的内容,其实都是瞄准了阅读的对象决定的。一篇严肃深奥的专业文章注定了阅读范围会缩小,同时读者需要花费相对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来保持这份专业的分析和认识。而一篇就是为了娱乐大众的文章,就意味着具有更多轻松愉快的性质,读的人图一个开心和痛快,接下去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这就好像小鲜肉和老戏骨的区别一样,根本没有比较性的,大家需要的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个老戏骨如果不矜矜业业磨练演技和挑选品质更高的剧本,反而去演一部言情剧,那几乎只有收获票房毒药名号的份了,一举毁了几十年的积累和口碑。一个小鲜肉不“勤奋”的接拍各种商业作品,反而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无人瞩目的领域,那就是既浪费了商业资源又冒着自我毁灭的风险。
当然,一个小鲜肉能不能成为老戏骨?当然可以,毕竟任何人都会变老,而一个明星的流行时长比一篇爆款文章强不了哪去。一个老戏骨可不可以接拍商业作品?当然也可以,比起来小鲜肉无甚深度的演技,他们简直就像一碗美味的佳肴还以便宜的价格卖出来了。但是这就跟跨界一样,跨界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你在原本各自的领域做到极致,做到更好。然后你再触类旁通的做点别的。在各自的领域还都是新手呢,就跑到别的地方开始耕耘上了,即便有收获也非常的浅和短暂。
即便是真理与常识,在接受之前也是需要思考的,而不是什么都照单全收。而同样,一个保持了多年的行为习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生活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类似于补足短板,看起来是让一个半大不小的桶装的水更多,但事实上这也不过是众多策略中的一个罢了。但是有太多的人被这个广为人知的“真理”给限制住了,真的认为人生就是应该均衡发展的。但其实这世界上任何事情,任何领域都不存在所谓的公平一致,一个乞丐凭什么拥有和亿万富翁一样的权力?想想都不切实际,这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所有努力者的侮辱。
真正的公平就是像撒在同一片土壤的种子一样,大家共同有一个埋进土壤的公平过程。而能否得到最多的阳光和雨露的灌溉,能不能在竞争的环境下占据到最多的资源以此获得最多的可能和机会,这些全靠自己——这个过程不存在公平,哪怕中间有人把你拔了,你也得认命。
而所谓的木桶理论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有。木桶理论限制的并不是长板的发展,而是要求你短板不能太短。所谓的全面发展,都是建立在长板突出的情况下,均衡发展各短板,让短板也有用武之地。如果说用“有根长板的木桶”还不足以明白这个道理的意义,那就说到个人身上,即便是达芬奇这种号称全才的“来自未来的人”,也是在有了“随便画画”就画成了文艺复兴三杰的情况下,研究各种在当时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技术和原理的。看起来天下独一无二的牛,但前提是即便人家没有研究别的知识,也已经是全球知名的画家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一切技术和人文爆发式发展的阶段,肯定不止达芬奇一个人研究各种技术,但是如果达芬奇不是一个全球知名的画家,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不过会被人称为“不务正业”罢了。
同样,一个有超常长板的木桶还会被称为“奇葩”,没准成为一个“爆款木桶”,但是一个平均发展的木桶就只是木桶。
提到木桶理论并不是扯开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财富自由,然而大部分成功学都是没用的。学习再多的为人之道,经商技巧,商业真相,认知升级,其实用处都在于把人生各方面的短板补得相对“齐”而不是培养你有一个突出的长板。
当然,就好像前面提到的写作大纲一样,“成功学”不是没用的东西,讨论有多大的意义也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这就好像看书一样,很多人希望培养看书的习惯,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只是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比如说今天发现少了什么知识,那么就去补充相关领域的内容一样,面对这种情况,其实不看书都没事——毕竟讯息如此发达,你今天看到去年的比特币有关的改革,都会觉得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了——书籍的更新速度是远跟不上这样的变革速度的。
那么,培养一种习惯究竟获得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下意识的东西。就好像经常听到的学习芭蕾舞的人就会看起来很有气质一样。你读书,练字,品茶,绘画,听音乐……把这些培养成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特定的具体问题,而是成为有这类底蕴的人。
说直白点,把任何事情培养成为生活的习惯,都是在“补板”,而不是在“长板”。这就是生活中的锦上添花。热衷看成功学的人,侃侃而谈也好,博古通今也罢,都不是真正干成事情的人。真正的干成事情,不在于把一个事物的原理搞清楚,也就是研究怎么捅破窗户纸——他们很可能是直接窗户都砸了,然后才有一种恍然大悟感。再做总结,从而把经验传递下去,让那些不知道窗户里面什么光景的人知道有那么一个世界。
人类在文明之初,一点都搞不懂“火”究竟是怎么个回事,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人们知道如何利用它。等到人们真的搞清楚“火”的一系列反应情况,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野心,同样,热衷了解成功学的人在最初也不是想成为一个“成功学收藏大家”,但是成功学这事,就好像跟你分析纸钞的制作原理一样,很精彩也很简单,致命的道理就那么一个。说明白点就是,事情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事情,真正重要的反而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无论是暴力破窗,还是运气加持,又或者无心插柳,本质上,只有这个过程才是最宝贵的。因为过程是不可复制的,结果却是全世界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少财富的获得者。无非多寡罢了。同样,一个热衷于成功学的人与其说是有多热爱窗户里面的世界,不如说是有多热爱那个别人费尽千辛万苦,自己却只需要躺着看看就能收获“同样”快感的感觉罢了。
说回来,成功学是和写作大纲一样意义的东西,都是为了让事情做起来更清晰明确,不再为了那一点点小的困难和别扭就出现什么中断的意外。但是沉迷其中却是没意义的。换句话说,是这样的:你练好文笔不是为了写大纲,你练好文笔是为了写出的大纲更好的更容易的写出文章,从而文笔更好,思路更清晰,写出更多的文章。而不是练好文笔是为了写作文大纲。同样,看那么多的成功学不是为了光让你看窗户里面的景象,看那么多成功学是为了让你看好了窗户里面的景象后做好事情,从而真正拥有窗户里面的东西。
任何事情都是没有上限的,追求知识的更新迭代没有止境,追求财富的多寡同样如此。生活中能够让我们取得成绩的,是由我们的长板决定。而让我们能够守得住成绩的,却需要依靠我们的短板。
做任何事情如果希望获得成绩,都需要有沉浸感,俗称“深度”。但是沉浸在那些计划、大纲,事后总结中,就是明显的钻进了一条窄胡同。历史的长河这么长,一个到如今都这么窄的道路只能说明本身的挖掘价值并不大。事实上,一篇再美好的思维导图有多大意义呢?大部分人小学生级别的绘画水平真遇到一个有绘画功底的人,一出手就被碾成粉末了好吗。
有些事情,干着开心就好~
—— 还不点击,等着我帮你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