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小主倒过来写故事大纲,那是因为在小主的心中,作品的名字定了之后,故事的主线就已经定了。人物的名字定了,人物的形象在心中就已经呼之欲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推进的过程中会根据人物的形象一点点的设定。故事的冲突,也会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设定。至于是哪种方式,多少会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在整部作品里,能够显得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是正着写大纲,还是倒着写大纲,只要能把故事讲好就行。凡是倒着写大纲的作者,那一定是心中有故事的人。随便遇到哪一个场景,随时都可以有话讲。
在写作过程中的卡文,就是一环套着一环过程中,没有做好衔接工作,也可以说故事预留的线头(故事铺垫 )太少造成的。
从容小主在任何一部作品里,边写边预留线头,你觉得不在意的一个点,在她这里都可以有变通的。也许是一个电话铃声,也许是一只猫,也许是一棵树,也许是一个人物的出现,也许是某种场景,……。
说了这么多,什么意思,就是要把思维打开,做好所有的铺垫工作,让自己的故事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讲下去才行。
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节奏。开篇黄金三章,绝对是一个真理,能不能吸引人,这一点很重要的。
如果单纯是为了情怀,非要用一首诗,一首散文来开篇的话,对于有心的读者来讲是一种收获。但是对于一个快餐式的读者,他是会觉得麻烦的。如果不想迎合读者,也无所谓就这么做,只因为作者自己喜欢。
从容小主试过各种开篇方法,但还是很喜欢快节奏的开篇。自己舒服,读者读着起劲儿。
所以在整部作品中,一定要前面节奏紧凑一点,在中间稍微舒缓一下,作品结尾该收笔的时候立即收笔。画蛇添足这种事情,能不做就不要做了。
一部长篇小说也涉及到详略得当,无趣的地方“略”,即使用叙述;有趣的地方“详”,即使用对话和描写;高潮部分浓墨重彩,即使用更多的描写。关键是你要能弄懂何谓有趣、何谓无趣。
任何一部小说都有 “渲染”。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小说中的“描写、议论、抒情”统称为“渲染”。
渲染起到的作用,是使小说生动起来,形成画面感、具备情感感染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干巴巴的“故事”。
渲染使用的好坏,是“写故事的人”和“写小说的人”最大的区别所在。
从容小主认为渲染分为“场景渲染”和“情感渲染”两个大类。
顾名思义,前者写景,用景物描写;后者写情,用心理描写。如果用电影来比喻的话,前者大概相当于远镜头,即拍摄场景;后者大概相当于特写镜头,即表现人物内心想法。
从容小主认为: 多场景渲染的小说,多半比较华丽;多情感渲染的小说,多半比较文艺。渲染多的小说,节奏比较舒缓;渲染少的小说,节奏多半明快。
从容小主的作品中,这些方法可都用过的。作品太多,就不一一对照了。
从容小主认为还有一个概念要搞清楚,那就是“纵深”。什么叫“纵深”呢?场景渲染中包含的情感渲染效果,即为“纵深”。
说得明白点,这叫“借景寓情”,说得更明白一点,这段话里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在写景,但它是为了表达情感用的,这就叫有纵深。
“今宵有酒今宵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这种内心的纠结多少有点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从而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这就是纵深。
从容小主在武打小说中写了很多人物,主角和配角打打杀杀,场景渲染有些夸张,但归根结底作者是在跟你说“你看主角多牛掰”,这也是纵深。
所以,没有纵深的场景渲染不是好场景渲染。从容小主不提倡过多的纯情感渲染。因为……太沉闷了。
但长篇小说中,这种事情又不在少数。故事情节到了那里,你不得不那么做。虽然有些无奈,但也只好如此。理论毕竟是理论,在写的过程中,还是要面对现实的。
关于怎样丰富人物?从容小主认为这又是个有歧义的问题。
“怎样丰富人物”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怎样写出多种多样的人物,二是怎样使已有的人物性格变得更加丰富。
但在这里从容小主可以告诉你,无论哪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都一样的,靠天赋。
当然,网络上有很多人物设计教程,它会给你设置很多条条框框,让你按那个规则填写。这些东西都很有道理。但是,根据从容小主的经验判断,即便认真看了教程并认真按那个做了人物设定,大多数人也做不出出彩的人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3856/fd780289ed01c1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