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同学是个非常独特的孩子,在南梁小学这样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很多孩子都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就连书上的几篇课文都读不流利,更不要说读课外书了。
但琪琪同学是个例外。他酷爱读书,刚到南梁时,我把家里适合他们读的十几本书拿到学校借给他们,琪琪几乎是三、四天就看完一本书,看完后就找着和我交流,“老师,我觉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写的真好,他把动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甚至是心理活动都写神了,就是我身边的动物的样子。”“老师,我觉得《草房子》里的桑桑是个善良的孩子,也特别调皮。”“老师,我觉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善良、调皮的孩子”……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围在我身边滔滔不绝,我非常理解这个孩子,他很“孤独”,身边的同学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同学能了解他的心。
因为酷爱读书,他成绩优异。课堂上只要他一发言,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见解独特,视角新颖的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每次考试语文、数学几乎都是全班第一,这样的一个孩子对其他孩子不屑一顾,别人请教他问题讲上两遍就不耐烦了,“这样可不行,”我想着。
“今天学习词语盘点四,我们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小先生’法,‘小先生’顾名思义就是小老师,由他带领大家来学习,谁当小先生呢?”大家一起看向琪琪同学,他自信地走上讲台,“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先生’,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词语盘点四,请大家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他走下讲台,边巡视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他竟能走到育育同学面前一个词一个词地教着读,育育是我们班里最弱的,平时连正眼都不瞧他一下,“请花花同学读。”花花读的错误百出,他挨个的纠正也不嫌烦。
“会读了,我们来写一写,大家请看‘噩耗’的‘噩’,特别难写,笔顺是这样的……”一个用心地教着,同学们认真地写着,今天的课堂格外安静,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奏鸣,心灵在交流中慢慢地靠近……
自那以后,琪琪同学变了,有同学问他题,他耐心的讲着;主动要求和他们组最弱的同学,坐在一起帮助听写、检查督促完成作业;向同学介绍背诵的诀窍……
围着我的时间少了,多数同学围在他的身边,听他眉飞色舞地讲故事。他再也不是故作深沉的“老学究”,孩子的稚气回到了他的脸上。
是分享让他变回孩子应有的模样。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和孩子们在合作的道路上滚打着,我一点点地探索着,孩子们反复着。当我处于崩溃的边缘时,是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让我有勇气坚持下去,但孩子们竟然说是老师的鼓励给了他们继续坚持的信心。一路上收获了属于我们的鲜花,也遇到了让人迈不过去的荆棘。但回过头来看看,却是满路的繁花似锦,留给我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