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月初借的书,月底才看完一本,说明为真的很懒不适合做过高的计划。

《超越自卑》这本书之前有听书听过,但没记得书中内容。看纸质书才有种神圣的共鸣感。书中开篇到结束更多的是续写“个体心理发展原因”,看书名以为是超越自卑的方法,其实不然。但书中提及最多的几个词语“合作”“贡献”“取悦”“兴趣”。
作者认为,一个心理畸形或者有犯罪心理的人都有“不善于合作、以自我优越感为主、缺乏为他人做贡献的同理心”,他们会自私地认为“他们也不考虑我,为什么我要考虑他们?他们都不对我好,为什么我要对他们好?”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人都对他充满敌意和针对,因此他们要防备,把自己与社会隔绝起来,没有合作,没有互动,没有爱人的能力。他们喜欢逃避和对抗,敏感的神经不相信任何人,合作很难开展。
书中说到,一个人有效地预防精神疾病,必须要学会处理好“工作、社会关系、性”三者的关系,工作和社会,能让他学会生存和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信任,信任带来对他人的精神情感的寄托,因此他懂得有同理心,同情心,爱他人。

一直以来,我也是有“以体现自我优越感”的抑郁症心理,由于童年、家庭经历都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我害怕信任别人,总感觉父母都不理解我,闺蜜也只是自私鬼,同事们只是把自己看作一个小丑,因此我拒绝与家人朋友交流内心真实的想法,明明不喜欢那样子却不敢说。在很多人看起来我很开朗,活泼,开心,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很难过,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因此只能傻傻地笑着,深夜一个人时默默流泪,不为什么,只是在埋怨“为什么世界很不公平”。我逃避着真实的自我,我不想与人交流,防备着每一个同事,对异性更是“防狼”般的警惕,甚至不想恋爱,不想结婚,就一个人多好。
好吗?一个人真的好吗?

No!一个人总是神经兮兮、小心翼翼地活着,总怕被伤害,总以为世人欠你的,以为被人喜欢是“人的价值体现”,抗拒与人合作交流,以为“取悦他人”是一种丢脸的事情,殊不知“与人合作,信任他人,为社会贡献”的意义。也许被爱是辛福的,其实“爱得起人”才更让人幸福,才能让自己知道“被需要”。

当今社会的成功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个人努力而来的,更是“一群人的奋斗”。比如我们国家,建国70多年,人均GDP由不知道多少位到现在的世界第二位,我们的军事航空实力,由原来的某国的小老弟,到世界前茅;我们的科研教育由诺贝尔无名到生物、农业、文学的成就。你能说一个国家的成功是一个领导人的个人努力吗?
再说说企业,某爸爸、某为手机、某空调企业,他们的公司是一个人在奋斗得来的结果吗?再看看一个家庭,某春某采儿辛福一家、某哼温馨一家还有某章某璐出轨一家他们家庭的幸福生活是一个爸爸或者妈妈的个人努力而来的吗?再看看你自己的成长,你现在还活着是自己一个人的造化石头爆出来的吗?

可见,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合作的力量”。别去想什么鸡汤“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其他事”“只要自己优秀了什么蝴蝶都会来”这些鸡汤已经过期了,就像过期的牛奶一样,喝一次可能没事,长期喝过期牛奶,迟早被愚昧坑死。

有轻微抑郁的我,似乎知道自己的心结。是的,拒绝与人交流,抗拒讨好别人,总想“凭什么要对他好,他也不对我好”的过期思想,让我从来没享受过合作的快乐,之前的工作总觉得生活很他狗日的累,心也很累,为什么活着。我从来不知道“学会爱他人和爱你的工作,”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救赎,也许你得不到看得见的东西,但其实在爱别人的同时治愈了内心的恐惧。待你回首往事,你会因为经历了这人间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而不往此生,你不会因为生命的空白而再次责怪自己的懦弱,因为害怕被伤害而一个人躲起来的日子是苍白无力的,你似乎从来没活过一样。

同一个月亮,有不同的明亮。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超越自卑》此书时候,我多次反复读同一个章节,前两天读了一遍,忘记了,又重新再读,又忘记了,再读读。一直到感到眼角有温润感出现,才读懂里面的意思。
前面的童年、家庭、梦境、生活的意义等章节有些枯燥,但都是为“如何超越自卑”的方法措施找铺垫。刚开始,我认为此作者有“延长文稿的嫌疑”,明明是写如何找到方法,但一直叙述“自卑的原因”,读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才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感。是的,我似乎找到了自愈自卑和抑郁的方法了,改变“自我为中心”思维,为社会做贡献,与人合作,学着去信任和爱他人,尝试去开展爱情。

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如果什么都知道,如果没有合作分享,如果没有真挚的开心和苦痛,生活也许就缺乏探险的意义,生活就如同失去色彩的画像,你就如同个患有重感冒的病人,对任何食物都没有入口尝试的欲望。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理念是不是正确的,但它确实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希望每一位困惑的你能在此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