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国人翻译为“相应”,注意力与对象的合一,冥合
各门各派的学问,谈到精神的修养,都少不了专注的训练。所谓专注,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中国人叫“万念归一”,千头万绪的思虑都归到一个点上。这里就有一个二元的境界:有一个能专注的心(注意力)和一个所专注的对象。比如说,把注意力集中在觉知呼吸上,就有一个注意力和一个呼吸的对应。所有训练都是如此,专注的对象不同,功效就各有差异。但所有的方法在根本上都是一样的。用佛教的术语来讲,所有专注的对象就是六大类:眼、耳、鼻、舌、身、意分化出来的。从瑜伽的境界讲分为人格冥想和非人格冥想。所谓“人格入定”,即是注意力要依凭一个对象,像观呼吸、观烛光之类;所谓“非人格入定”,就是这里要讲的三摩地——注意力与灵性合一。
“瑜伽”,中国人翻译为“相应”,注意力与对象的合一,冥合。冥想就是中国人讲的禅定,谈到禅定就有一个能定的主体和所定的对象,或叫主体和客体,主体就是注意力,或叫作心;客体就是心所专注的对象。
按照《瑜伽经》的定义,它把冥想的三个内容:专注、禅定、三摩地。其中,三摩地是注意力与灵性的合一,这就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烛光上,放在呼吸上,放在某个声音或图像上,不放在任何有相的境界上,而是集中在灵性上,连续不断的专注在灵性上。所谓灵性,瑜伽也叫真我。
那么,什么是灵性或真我?什么是非人格冥想?我们看张惠兰的《瑜伽》出版了二十多年,据我的经验,没有几个人能看明白的,都去学几个动作去了,后面讲的冥想和人体内在系统没人认真看。
瑜伽关于灵性的探索,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或理论,完全来自于实践经验的体证,对于我们现在人的心灵探索、静心、心理咨询等等,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灵性?从经验上说,以打坐为例,大概可以更清楚领会到这一点。打坐时,身体有各种感觉:酸麻胀痛,寒凉温热;心里有各种知觉:喜怒哀乐、思绪纷飞。同时还有一个能“知”的功能,“知道”身、心的一切活动和感受,同时不会随着身心的一切变化而变化。无论身心在感受什么,发生什么,都有一个“知”的功能在那里默默见证着一切。它只见证而不参与,更不会受身心的干扰。瑜伽叫它灵性或真我。
如何入三摩地呢?有一个大师描述三摩地,是观照者观照自身,观照者成为被观照者。觉察者成为被觉察者,这样训炼入三摩地。也就是说,你的心不再觉察,注意任何一个心外的对象,不专注于呼吸、烛光了……而是觉察自身。有一个词叫“自觉”——自己觉察自己,这样一个训练就是三摩地。禅宗中有一个方法——观心。观能之心,观那个观者。这很难。首先,我们几十年生活习惯是二元对立的,注意力总要攀援一个对象,心总是有一个对象。大家体会,是不是不样的?你一动念,就有一个对象与心相应。其次,即便是有老师指导我们体会到灵性或真我、见证者,但是,在实际的修持中把持不住,无法与之相应,无法安住于其中。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定力可以安住其中,没有力量与之相应。所以,即便你体证到了灵性、真我,不能与之相应,不能安住于其中,也没有用。还必须回过头来从“最低级”的观呼吸、观空等等有为的法门入手,以此培养定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