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2022·3·5)正好是惊蛰,又是学雷锋纪念日,在踏青的路上,特意去了河北唐山遵化的一个山村——沙石峪村。因为沙石峪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一穷二白”,该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人们靠田靠天吃不饱饭,当时这个村“万里千担一亩田”,就是在山上移客土造梯田种地,创造出“青石板上创高产”的经验,解决了当时人们吃饭问题,被周总理誉为“北方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我在十多年前曾来过,这次来变化不小,彰显着当地人的聪明智慧:
要想富先修路——山路四通八达。十年前来这里,公路狭窄只通到村两委办公地,去中阿种植“友谊树”也就是周总理种植的松树处,还是一条较陡的山坡土路,要弓着身爬上去才行。这次,绕着村子修建的环山公路四通八达、平坦宽广,停车站在山上瞭望,沙石峪村被围在了中间,视野辽阔。原来村子四周全是山啊,春天的气息充盈其中,让人感受到了孕育着的生机活力。
产业发展——乡村兴起旅游。原来这里梯田上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现在遍植果树,有苹果、葡萄等各种果树,一个个造型有别的农家乐、采摘园分布其中,凉亭、桌椅上还贴着微信、支付宝收付码,一看就是果实下树时,采摘赏景者少不了。这里春闻大地脉动花香、夏有绿树缠绕荫浓、秋有果实丰收喜悦,可赏玩可食鲜,一年至少可以来上两三次呢。
精神面貌——城乡无差别。从环山路上看沙石峪村如沙盘,村落建设井然有序,农居红顶子、砖瓦房,私家车停泊其中,与城市无二。环山路上遇到四个人,一位中老年妇女、两位青年男女、一位小男孩,听说话是一家三代人,带着两条宠物狗散步,看面相、着装、言谈举止与市民没有多大区别,一看就是生活得不错。城市中的人,如果想换换环境,吸收一下相对清新的空气,可以周六带上家人、约上好友来住上一宿,爬山游玩,睡睡农居、尝尝农家饭、赏赏乡村月亮与星星、唠唠嗑,周日返程带些农副产品,一举多得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456e639b6b14d2a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6dabb11e13dfdac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aaff50af0155021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94afe2d9aaf5c31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0db8042a7fd1e7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e4836aac59baae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659e03620234072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ecaa9e5b5d0dda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8fb06daaa3699e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