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是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系列图书的第二本,延续《寻找不一样的教育》的风格。收录了已发表的涉及教育困惑的几十篇随笔,这些随笔深入浅出,为困惑中的老师指明发展的方向。
每天读一个小时左右,我用了约两周的时间读完。感兴趣的部分读得仔细,不感兴趣的匆匆而过。每次读我都拿出笔记本,精彩的地方记下来,像那些读书名家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桌上放一个笔记本,边读边记,读完此书笔记本上记了十几页。突然有一个想法,以后是不是可以在电脑上做笔记,那样岂不更快。
回到这本书,简单说说我的阅读感受。王老师的每篇文章都不是太长,我爱读这样的文章,用两三千字的篇幅讲清一个道理,简洁,深刻,让人回味长久。
王老师在书中谈了很多老师们困惑的问题。如:一线老师怎样进行教科研?怎样搞好师生关系?怎样爱学生?怎么对待学生?特别是差生。怎样搞好课堂教学?怎样更好的成长?等等。我最关注的是阅读与写作话题,所以这方面的内容我读得很认真。在我印象中王老师在读书方面可能不如徐飞老师那样读海量的图书,但是他非常会写,发表了千余篇文章,他有什么神奇的办法?我非常好奇。王老师毫无隐瞒地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在自序中,他说,“对于我来说,教育行为和思想的日渐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就归于持续不断的教育写作。”教育写作有什么意义呢?他说,“一是可以去掉教师身上的匠气、俗气,二是可以让教师的心灵变得澄明、清澈,三是可以让教师对自我有一种静谧的梳理与关照,四是可以让教师灵魂最丰饶的部分得以深度开垦。”写作就是与自己对话,匆匆行在教育路上二十年了,可以说读了不少书,但很少展开对话,与自己,与作者,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思想的流动。而写作可以让人静下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防止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反思,是教师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教师成长最有力的工具。“一个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否形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师能不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就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到底能够走多远。”
怎样进行反思呢?深度反思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是“追问”。自我追问让他的教育教学反思更为审慎和深入。
在一次叫不学生名字的尴尬中,他不断地追问自己,思考了很多问题,追问使这件事情绽放了教育的光彩。“追问,是一种自觉的寻找,向更深处漫溯的寻找。”“习惯了追问的我,总会把每一个教育元素进行一次彻底的追问。”
追问,逢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在不断地追问中我们的思考会向纵深发展。
怎样读书?他说,“书是别人写的,但是你必须读出自己来。”否则,“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即使读书再多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甚至还可以说,没有自我的阅读,会让人变得慌乱而不知所措。”王老师这不是批评我吗!以前我就是这样的,现在我正在寻找自己。“读书是要读别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在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说明、解释和论证,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读书是吸收,更重要的是产出——写作。教育写作更能衡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水平。
王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写作大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问题化写作、专题化写作和主题化写作。
最初是问题化写作,遇到什么写什么。渐渐地他养成了自我发现和自我批判的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发现缺憾和漏洞,经过对教育问题的深度反思,完成了教师行为自我维护和修复。养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坚持,为精神世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勇气。
我现在需要的是学习问题化写作,通过写作完善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更深层的写作。
王老师的这本书内容很多,现在学着写读书笔记,仅谈这几点,以后还要重新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