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的家乡成都,我最熟悉的地方不过是贵州了,因为我去过那里很多次,那里的景点我基本都耳熟能详,可就是不知道大家平时说的“红军四渡赤水”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发生了什么事?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再次踏上贵州的旅程,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第一次搞清楚经军“四渡赤水”到底发生了什么?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终于到达目的地—四渡赤水纪念馆。


该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且在2018年9月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四渡赤水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在远处,映入眼帘纪念馆的全貌,看着是个比较普通的“大宅子”,但非常庄严,走近一看,发现这个“大宅子”非常清亮,色泽亮丽,门上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的七个大字《四渡赤水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的大厅,正面墙上红军四渡赤水河情景浮雕,场面宽阔,气势恢宏。浮雕前为四渡赤水战役时。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眺望远方,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观察敌情,做好万全的准备来迎接来犯敌人。在馆内的讲解员的介绍下,我对馆内的陈设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三军团司令部驻地、青杠坡战斗遗址等。
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四渡赤水,我紧紧的跟在讲解员的身后,生怕落下什么。在女红军纪念馆,讲解员讲到女红军在长征路上作狠心母亲,抛下刚出生的孩子;九死一生的王泉媛与王首道一双迟到的千层底布鞋感人的长征爱情故事,讲到这些,我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似乎也能理解那时的红军母亲,被她们的坚毅感动和震撼.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展馆内,讲解员讲述了红军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从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最为险恶、最精彩的军事行动,它挫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的计划,扭转了极其危险的形势,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让我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与坚定信念。
看着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从“一渡赤水”到“泗渡赤水”场景展示,我久久驻足,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长征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新中国,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将发愤图强,努力工作,为中华崛起,屹立于世界之巅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