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命的目的是觉知我们的心灵本质

生命的目的是觉知我们的心灵本质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00:31 被阅读0次

中年以后,最好的活法:读书

三毛曾说:“生命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

觉悟者、解脱者、修行者、圣人或者圣徒,在常人眼里是神秘的。因为按照常识,这些人是难以理解的。也因为这些人是世界之光,其存在虽与我们关系不大,却带来了抽象意义上的希望。然而这类人物多半存在于传说和故事中,有关的描绘难免充斥着神话。特别是基于翔实材料的传记文字几乎没有。从此意义上说,《雪洞》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该书为西人所著,叙述的是一位西方女子求道、修行以至最终觉悟的过程。西人的考据癖、注重细节以及心理分析在此书中虽算不上特别,但用于探究一位觉者却是大放异彩了。

《雪洞》的主角为丹津•巴默,英国人,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青春年少时有过短暂的虚荣追求,但从二十一岁起便放下尘缘,前往印度,追随藏传佛教上师,成了一名比丘尼。高潮部分自然是丹津•巴默长达十二年的闭关,地点为一万三千英尺以上的雪山洞穴,不足四个平方。简直就像神话一样。但该书的记述却是客观务实的。我们虽没有那样的勇气,但一读之下不禁感同身受。世上竟真的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面壁苦修不止是一个传说,并且也能为我等凡夫俗子所获悉了解。也有奇闻异事,但在作者谨慎的笔下你并不觉得那是杜撰,只是现实之神奇罢了。只是超越了我们一般的见知理解。

更精彩的部分是丹津•巴默的回归,二十一岁从西方到了东方,四十五岁又回到了西方。此处作者虽然着墨不多,我却以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丹津•巴默的言行,我们可以认出这是一位真正的或者真实的觉者。洞穴生活不仅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传奇,同样也显示出改变心灵的功效。关于是否开悟,作者曾一再追问,丹津•巴默避而不谈,只是隐晦地说,多年来洞中独处从未感到过无聊。在各种场合,凡谈及开悟的经验,丹津•巴默总是及时地将“我”转换成“人”。

在作者看来这不仅是谦逊,更是某种奥秘的表达。甚至丹津•巴默开始时也不同意写作此书,作者以对女性修行有帮助为由,最终说服了对方。丹津•巴默曾经发愿,要以女人之身求得证悟。此世不行,还有来生。

丹津•巴默的作风、态度也确与常人不同。她没有储蓄,没有房子,没有婚姻,没有常人的生活(二十一岁便发誓持戒),甚至也没有组织。去世界各地旅行,靠个人的影响力讲演募捐,为建立一所专供女性修行证悟的寺院奔走,但她拒绝当任住持。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惯于将佛学教理溶于西式现代的表达中,但拒绝成为任何人的上师。对人、事常怀忧患,却从无批判的锋芒。能记住每一个见过面的人的名字,欢乐与共,离别后却不会思念。为等一个人或某件事可以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天,不见丝毫焦躁,似乎那正是一种享受,一旦行动又反应奇快……尤其是书中所摘丹津•巴默不多的言论,更是清澈旷达,如雪水般的洗涤人心。

《雪洞》主人公说:

生命的目的是觉知我们的心灵本质。
在洞穴中,你面对自己最粗糙最原始的内在本质,你必须找出应对解决的方法。
“我们非常难驾驭自己的意念,意念常常是失去自我控制的,我们经常制造记忆、偏见。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好像是一种骚动,一种内在的紊乱状态。我们任凭自己被情绪左右,无法选择如何思想。冥思能够使风暴平息下来,停止这种永无终止的心念的搅动。一旦你达到这个目标,你就能够进入意识更深的层次,它可以超越表面的喧哗。同时,你渐渐可以掌控住自己的意念与情绪。你看得见它们透明的本质,不再完全相信它们。你能创造出内在的和谐平衡,你能够将它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获得一种内心的真正自由,这是我们在真正冥想和静思以前很难体验到的。那是一种内在的真正平静。这种自由是出于一种自足,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会向外相上寻找原因。

真正的困难是放弃我们所溺爱的意念,所有快乐的回忆、希望、白日梦,以及脑海里永无休止的意念。我们都要将它们放下,回到当下,这才是出离。”

所以,丹津·巴默追求的是放弃自己溺爱的意念,利用冥思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而后寻找 内在的本质 并找出 相应的解决方法 。

冥思在她的一生中占据了很多时间,至于是如何冥思的,我还不太清楚。

只知道冥思需要有一个舒适的姿态,专注于一物,不可走神,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最后能控制自己的意念。

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如何度过一生,选择的权利在于每一个生命体。丹津·巴默的心中始终埋藏着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将带领她去追寻与众不同的生活。她的经验证明了人的本性能够超越生长的环境。她选择了12年的洞穴艰苦修炼,她坚信她的正确并一直走下去,做好它。

觉察

我们必须清晰观察世间所有的事情,必须看见事情的真相,就像第一次看见一样。或像西藏谚语所言那样,如婴儿一般看见佛堂之上的壁画。婴儿的心念是纯净的,会不带有杂念地看着那些色彩与形状。这应该是我们在每天生活中所拥有的心境。

解脱

遭遇困境时,你别无选择,只能面对它,最后从另一个方向走出来。当你面对自己最粗糙最原始的内在本质,你必须找出应对解决的方法,而不是逃避它。我们一旦了解,超越意念与情绪是生命的本质,而这种本质是无限的,是与所有的生命都融合在一起,那么在这种时刻,那种隔绝、分别、恐惧与渴望的感觉都消失了。这是最大的解脱。

给予

我们要祝福自己所担任的工作不仅仅是出于谋生的目的,因为世上有很多更容易赚钱的方法。我们选择它,是因为有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是给予者,但给予需要补充,否则我们就会变得像空瓶子一样。我们需要给予,我们也需要吸收。

修炼的本身,就蕴藏着伟大的力量与祝福。相信有数不尽的生命,他们有智慧又富有爱心,永远散发着光芒。试着帮助他人,我们只需要打开自己。

这位女性智者的神态与言语,让我无时不刻感受到力量与智慧,她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形象是什么样的呢?

她认为,具备稳定与内心的强大力量。

当你具备这些时,你就具备了自然的强大力量,人们愿意跟随你。无论是在寺院,山洞还是在社会,家庭或工作里修炼,自己的修炼道场要由自己去发愿并找到,修平常心,用温柔柔软的内心来面对,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片蓝天,专注并快乐的对待当下每一个时刻,感受每时每刻的生命,全然感恩每个呼吸。

相关文章

  • 心灵觉醒引导

    心灵觉醒引导: [语音] 1、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本源,是光和爱。 2、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

  • 心灵成长17条准则

    心灵成长的17条正能量 1、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本源,是光和爱。 2、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

  • 简而美的活 | 心灵成长的17条正能量&极简生活的36条

    心灵成长的17条正能量 1、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本源,是光和爱。 2、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

  • 摘抄

    心灵成长的17条箴言 1、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本源,是光和爱。 2、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学...

  • 心灵成长,改变生命本质

    心灵成长,改变生命本质 作者:觉者看世界 心灵内战,为何频频引发你的挣扎? 心灵是什么?心灵就在于这种血液供应上的...

  • 觉知力训练30

    30日功课(觉知力训练) 我觉知我的富足与丰盛 今天,我留意我所拥有的 ️拥有的才是实相,拥有是生命的本质,每时每...

  • 觉知 |教育的本质

    觉一:流眼泪=不争气、没出息? 昨晚临睡前想给我额娘打电话,随即拿起手机拨了额娘的手机号码,不出所料,她已经休息,...

  • 觉的训练是为了观念

    导语:生命不管看起来好像有什么,其本质只有念头和觉知。如果修行,去理解念头,训练出觉知,生命将无困无惑可存。因而要...

  • 三个人与三棵树的故事

    当我们觉知到自己的生命时,我们已经在生命的道路上了,当不再觉知我们的生命在路上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已经来到了终点。每...

  • 觉知的是身体 觉察的是心灵

    冲着瘦身美颜参加了同为方糖读书会带领人格格组织的28天逆龄拍打营,三天了,美颜瘦身在路上,但内心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目的是觉知我们的心灵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h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