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古诗。乐府自汉代以来,从叙写质朴情感,到《古诗十九首》的书写文人忧思,再到魏晋文学直指孤独的心灵,中国古诗已经历经了与生活经验的多重对话,到了李白这里,古诗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表现出多元的融合,同时又极富大唐盛世的华丽色彩与浪漫气息。
《行路难》开篇便铺设情境,先以夸张的浪漫笔调极写盛宴的豪奢,再以面对清醇美酒,美味佳肴不能下箸,拔剑四顾,心下茫然来渲染诗人心中的抑郁苦闷,这便有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浪漫气息。
回想过往,李白也曾执著追寻理想,立志成为辅佐贤君、济世为民的能臣。所以,往北,他想渡过黄河;往西,他想登上太行,只是无论选择哪条路,一样都是前路受阻。但当他想到姜太公“磻溪垂钓”等来周文王,伊尹“乘舟梦日”遇见商汤,两人最终才得以开创商、周伟业,最后,李白还是选择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么,自己也会迎来自己的圣君。
可是,千金易得,明君难求。李白苦等来的翰林供奉一职,让他深刻地感悟到了朝堂的污浊和官场的险恶,从他被诏入长安,到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也不过才两年的光景。
理想的覆灭,让高傲自负的人也不禁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是李白对当下生活吟唱出的质朴情感,也是对唐代众多文人仕途艰难的现实关怀,更是对自己济世情怀和不屈人格孰轻孰重的心灵拷问。
但潇洒放达才是李白生命的底色,所以哪怕人生进入低潮,他始终保持高昂的气势,他相信当他愿意冲破一切阻力,挂上云帆,乘风破浪之时,他终将到达理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