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微信群里看了一些文字提示“某某”拍了拍“某某”,感觉很好奇,怎么才能实现这个功能?于是上网查相关内容,原来这是微信推出的新功能,你只需要双击对方的头像即可,对方的头像振动了两次,立刻就会显示“某某”拍了拍“某某”。所以当我在部门微信群里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功能后,立刻引来了同事的关注,有老师像我最初的好奇一样问怎么实现此功能,我把方法在群里一说,大家乐呵呵地多次体验这个功能,拍自己,拍同事,甚至拍领导,你拍我拍相互拍,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关于“拍了拍”网上有一些恶搞的文字,你拍了拍“自己的钱包,然后哭了”,我拍了拍“在坐各位的屁股”,你拍了拍“欧巴的胸肌”,令人忍俊不禁。问我为什么喜欢看段子手的文字,因为生活太苦太复杂,我只想要一些简单的没头脑的快乐。
当然也有拍出问题的,你拍了拍“王总”,立马你发现“你被王总移出了群聊”。所以你拍的不是“马屁”,一定要慎用。
“拍了拍”的功能使用之后,简单总结如下:
1.如果你第一次见到“某某”拍了拍“某某”,好奇心十足,说明你还年轻。复旦大学女神老师陈果曾多次说到好奇心,她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东西,就像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出的一朵优美的花,这一切优美的花,都来自于好奇心这颗种子”,我很赞同,好奇不会害死猫,好奇让你对未知不断地探索,好奇让你的思想充满了灵感。
2.千万不敢在群里拍。想拍的话,单独拍,群里拍只是让大家知道你在群里撩了谁。所以拍了何用?有事说事,没事别拍。
3.和@功能相比的话,“拍了拍”并不强大。@指向性强,你对谁说,说了什么,一目了然,即使刷屏也没关系。但是“拍了拍”功能,你拍了对方,对方手机不会振动,只是有文字提示。在群里拍的话,如果刷屏,被拍的人并不知道,更不知道你拍他何用?
好了,“拍了拍”不管是鸡肋还是仅仅好玩,闲话聊到这里,我“拍了拍”孩子,叫他起床上学。我“拍了拍”自己,提醒自己,该上班了。
7月3日早上偶有所感,写成小文,无他,喜欢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