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影启示录魔都生活录
观影 || 美食,恋爱和祈祷

观影 || 美食,恋爱和祈祷

作者: 晴晴晴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0-23 21:4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文/晴子

这是一部关于旅行的电影,是一场寻找真我的历程,也是一个有关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之间如何平衡身心,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eat pray love》,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根据个人的真实经历撰写了这部旅行纪实小说。对于原著改编的电影,我总是格外青睐,奈何多数电影改编总是让人失望,然而这部电影是例外的。看完电影,会让人有追本溯源的欲望,于是去搜寻原著。然而,本书的中文译名《一辈子做女孩》着实让人捉摸不透,跟“美食、祈祷、恋爱”没有半毛钱关系啊,乍一看还以为是鸡汤文学,很显然,出版社的意图是当作西方的鸡汤圣经引进的,如此吸引眼球、又别具少女心的书名的确会圈粉万千女性。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是纽约时报的人气作家,经常周游世界,撰写旅行游记,事业蒸蒸日上;拥有帅气的律师老公,住在新买的大house里,在纽约还有一群知心的朋友。如此堪称完美的生活,不知道女主哪根筋不对,竟然觉得生活乏味到令自己感到空虚和恐慌,毅然决然的离婚,远行。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Liz意识到自己的迷失,感到无助和崩溃,终于忍不住跟朋友爆发“知道我今天突然是什么感觉吗?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信仰,没有热情,什么都没有,什么时候都是这种感觉。这样我感到害怕,这简直比死亡还可怕,难道我这辈子就做这种人吗?”

是的,我们谁没有这样的时刻呢?“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我们无助和沮丧时不也不止一次的这样追问自己。也许你以为只有挫败或者人生低谷期才会如此敏感脆弱,其实大多数人在成功或者上升期也会遇到这样的时候。明明最艰难的时刻都挺过去了,理应享受人生,无忧无愁的,可是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不难理解,艰苦的岁月,本身就是一种磨砺,最容易激发斗志,外界环境促使你不得不去杀出一条血路。这也是为什么乱世出英雄的原因。歌舞升平的年代,生活毫无压力,舒适的外界环境,像温水煮青蛙,麻木比起改变毫不费力,又何苦为难自己。

好友Delia劝慰Liz,“这很正常,20多岁的时候恋爱、结婚,30多岁的时候忙家里的琐事。突然有一天就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然后婚姻出现问题,受到伤害,然后去找心理医生,却不能思考一下。”

“我不需要思考,我需要改变。”

“这里有很多能帮助你的人,你有爱你的朋友和家人。”

“你能感受到我对你的爱,对你的帮助吗?什么都没有,我没有一点生命力。我以前有吃饭的欲望,生活的欲望,而现在却没了,我想能找到自己迷失的东西:语言、冰激凌、意大利面,什么都行……自从15岁以来,不是在谈恋爱,就是在分手,连两周的单身时间都没有,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Delia说的没错。绝大多数女人都会经历20多岁恋爱结婚,30多岁忙碌家庭琐事的历程,毫无例外,仿佛魔咒。那些奋力挣脱世俗,只为自己而活的女子,必然是有所放弃的,也许还背负着亲人的失望,社会的流言蜚语等等。这是选择。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有时候是抉择。你要权衡轻重,并为其承担后果。Liz选择为自己而活,代价是放弃所有财富,并承担未知旅途所带来的风险。

▎关于独处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不想说话,不想与人交谈,就想自己躲躲清净。这世界太嘈杂,我们越来越少跟自己相处。在公司,周边是老板、同事、电脑,在路上,周边是熙攘的人群、刺耳的鸣笛、都市的喧哗,回到家里,你以为你终于可以安静的坐着、躺着,隔壁铛铛的装修声不绝于耳,男朋友的鼠标键盘声让你无法静心,室友看球赛打游戏开启自嗨模式,你停住想要敲门的手或是欲言又止的不想泼人冷水……真的,想象你从小到大,有多少时间是真正跟自己过的,屈指可数。

真正的自我释放也许只存在于周遭无人的放松状态下。就算再熟的亲人朋友,你都无法完全放下心弦。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他们于你而言都代表着一种“负担”--亲情、友情、爱情,即使是陌生人,你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舆论压力。所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良药。

读书时,每次考试,最讨厌监考老师在自己座位旁驻足,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停笔。心中默念:赶紧走开!等老师走远才提笔答题。不是担心自己答题的对错,只是不喜欢别人看着自己做事。每次写东西,都是偷偷摸摸,拒绝任何人看未完成稿。最好找一处十分安静或十分嘈杂的环境,自己抱着手机安静敲字,窃喜没有人注意我。这些小小的心思,无一不是独处的快乐。

独处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冥想的状态,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随你坐着、躺着、走着;一种是工作(不是为了赚钞票)的状态,一个人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菜、瑜伽、看书、写字、弹琴、绘画等,都是自己跟自己交流的状态。

▎关于女性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在豆瓣评论区,有人评价女主矫情、小资、无病呻吟、自作自受、大女子主义等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事对物的看法都源于个人的思考和经历,我们不去争论对错,只保留自己的观点即可。我不认为追求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是“作”的表现,尤其是现代女性的觉醒,让我觉得女人有独立于男人的价值。当然,纯粹的大女子主义和大男子主义理论上并无区别,都是强调自我感受而忽视他人的表现。人,尤其是女人,被赋予了多重责任,尤其是历史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一些枷锁,导致女性丧失了对自由、自我、价值及权益的追求,从附属到服从再到平等,是社会的进步;从丧失自我到意识觉醒再到追寻自我,是女性的进步。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游历了三个国家:意大利、印度和印尼,体验了三场盛宴:美食、祈祷和恋爱。在旅行中审思自我,寻找自我,改变自我,最终得到心灵的平衡。

▎关于美食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Liz第一站选择了意大利,那是曾经让她悸动的地方,她想在这里重拾自我。

初到意大利,语言不通,交通不熟,租住简陋的公寓,Liz是无助的,但不同于此前的无助。她努力融入另一座城市,去寻找美食、探访遗迹,结识了有趣的朋友,并学会意大利语,尝遍意式美食,并懂得了意大利人“无所事事等快乐”。

在一家理发店里,Liz抱怨自己学不会意大利语:

“我觉得很内疚,来罗马三周了。除了学几个意大利词就是吃。”

“你觉得内疚,因为你是美国人。你们不懂快乐。美国人懂得娱乐,但不懂快乐。你的麻烦在于你是美国人,工作辛苦,累死累活的,周末回到家,就知道穿着睡衣看电视,你们不懂得快乐,需要有人提醒。你们看到广告上说:周末就要喝啤酒。你们就想:对啊,我要去买几瓶。然后把酒都喝了,第二天醒来头昏脑胀。但是意大利人不需要提醒。如果我们看见广告上说:你今天要休息一会儿。我们会想:这我知道。因此我才打算中午休息一会儿……我们称之为无所事事的快乐,我们对此最在行了。”于是一群意大利人在理发店用手势比划这教会Liz意式快乐。

快乐难得,不快乐常有,这是现代人的常态。大多数人为了生活疲于奔波,设计行业内过劳死、猝死的消息不时传来。每天周旋于客户、甲方、老板和上级,同事间时不时的小摩擦、小利益、小脾气、小口角,甚至公司那台龟速运转、让人气到跳脚掀桌的电脑,还有刚买的新衣服又降价了,新买的股票又跌了,刚充会员卡的那家酱牛肉倒闭了……每天可能都有太多不快乐的事件发生,有些能够避免,那取决于你的心态;有些不能避免,那就依赖于你的心胸。

快乐是种生活态度,是种修养,也是一生的修行。快乐跟幸运是关联的,幸运的人大多比较乐观,懂得生活的快乐。快乐的人时常微笑,而嘴角经常微笑的人通常运气不差。就像后来赖爷教Liz的“微笑冥想法” —Smile with face. Smile with mind. Even smile in liver.

▎关于祈祷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Liz第二站来到印度。这源于David的影响,David是Liz无助时的一根救命稻草,她以为他能拯救她,可是她那糟糕的状态葬送了这场本不坚定的感情,时机不对。David的信仰影响Liz踏上祈祷之路。

在印度禅修室,两分钟的冥想对于Liz是煎熬的,她满脑子想着怎么在纽约装潢设计自己的冥想室,根本沉不下心;在诵读Guru Gita时,烦躁的不停翻书,因为她心中的愧疚、不安还未放下,离婚对前夫的伤害使她不能原谅自己。

Liz无法控制自己不胡思乱想,很挫败。Richard告诉Liz:“要精心选择心里想的事情,就像选择衣服一样, 这个能力是可以培育的,掌握你的人生要从你的思想入手,这是你唯一要去控制的,控制不了你的思想,你就有麻烦了。”Liz强调自己正在努力去尝试,去冥想,去读晦涩的经书,但就是无法融入。Richard教她:不要去努力,要放弃,到冥想园里,坐下来平心静气,你会有收获的,关键在于你要学会顺其自然。

有时候控制不是紧抓不放而是放手。随心所欲看似没有章法,却最能窥探到自己最深的欲望和需求。头脑中也许有成百上千种思绪信马由缰的扰乱你,你想控制,想理清,试图逐一抓住看清。不要这样,让这些思绪与你同在,不去在意它,它本身自然会消失,这也是冥想练习中的原则。

Liz在印度找到内心的平静,学会放下,并原谅自己,最终她回到了巴厘岛,找到当初启蒙自己踏上这次寻找自我之旅的老药师--赖爷。

▎关于恋爱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Liz来到巴厘岛,找到赖爷,告诉她自己的改变。赖爷让Liz帮他抄写古书,并教她如何平衡自我。赖爷告诉她“失去了平衡,就失去了力量。”

Liz在赖爷的指导下,早晨,非常的虔诚的冥想,白天,在巴厘游玩,下午给赖爷抄写古书,晚上,做新的冥想。生活规律且充实,Liz对此很满意,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和生活方式。

然而,爱情不期而遇。Felipe的出现给Liz意外的爱情惊喜,她喜欢这个跟自己不谋而合的中年男子,然而当Felipe表示想要一起生活时,让Liz不知所措,她害怕生活再去失去平衡,害怕再次走进上段感情的悲剧。尽管Felipe表示:可以建立一种“我在巴厘、你在纽约”,包容两者的生活。但Liz认为这就意味着要放弃这一年多以来学会的独立和平衡,而放弃这些特质,也许她就不再那么可爱了。

女人有时总会陷入这样的一种恐慌状态。醉心于爱情带来的甜美和依赖,但又害怕过多的依赖会失去自我,丢掉那些可爱的品质。

恋爱一年多以来,我也时常反思自己为何情绪不定,容易烦躁不安。也许本身的敏感和自尊让我在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两个人的生活中失去平衡。一个人做决定,全凭个人喜好,自己承担后果。两个人一起,难免会争执、妥协,有些事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达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宁愿保持单身主义的原因,大概是不愿为另一个人妥协或承担后果。

平衡爱情和自我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一种舒适的状态,所以,牺牲自己一部分利益在所难免。就像最后赖爷开导Liz的那句话“有时候,为了爱而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种方式。”

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生活未必经常如愿,但是就像Liz最终感悟到的“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控制我,拯救我。”

Liz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关键词“Let'a cross over ”。

“到最后,我相信了“探索的物理学”,这种力量和万有引力一样是真是存在的,探索物理学的真理是:只要你能勇敢的放弃熟悉的一切,不管放弃的是你喜欢的还是憎恨的,开始探索真理的历程(也包括心理上的历程),只要你把历程中的见闻都能视为线索,只要你把沿途的人都当做老师,最重要的是,你能够面对、原谅自己不好的方面,那么你就会探索到真理。”

没有什么是不能跨过去的。无论是通过旅行的方式、冥想的方式,只要你准备好去面对,去原谅那个并不讨喜的自我,学会去改变,并用实际行动起来,相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图片来自公众号【晴子说】

文章来自公众号【晴子说:QingziSay】

原文链接观影长文 || 美食,恋爱史和祈祷

相关文章

  • 观影 || 美食,恋爱和祈祷

    文/晴子 这是一部关于旅行的电影,是一场寻找真我的历程,也是一个有关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之间如何平衡身心,实现人...

  • 观影《美食、祈祷和恋爱》

    上周一(休息日)观看了一部关于文艺、爱情、富有哲理的影片《美食、祈祷和恋爱》,讲述了主人公结束了一段痛苦的婚姻后,...

  • 观影《美食、祈祷、恋爱》

    我最爱的电影清单之一。 第一次看的是2010年。那时把它当做文艺片来看。这几年又复看了几遍,慢慢在里面找到一个女性...

  • 《美食、祈祷和恋爱》观影感

    伊丽莎白,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著名作家,因一次写作需求去到巴厘岛,拜访了一位老巫医,并得知自己将要面对的翻天覆地...

  • 观影之《美食、祈祷和恋爱》

    该片改编自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同名自传小说《一辈子做女孩》,讲述了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感情受伤之后,踏上了全新的发...

  • 观影心得| 我看《美食 祈祷和恋爱》

    每一位恋人的到来,都是让你检验,你的前期修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恋人的意义)——《Eat pray love》 电影...

  • 美食 祈祷 和恋爱

    最近似乎又进入了那种毫无由来的抑郁中。努力奋斗了几年,却总是会在某个瞬间,泪落如昨。也不是很懂自己,五年了,一切似...

  • 美食祈祷和恋爱

    很多年前就下过这部评分很高的电影,当时看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不懂得精彩之处在哪儿。最近又看到推荐,翻出来看...

  • 美食、祈祷和恋爱

    工作时无意中听同事提到了一部电影,名叫《美食、祈祷与恋爱》,出于对名字的好感,终于等到周末把这部电影找来看了。 该...

  • 《美食、祈祷和恋爱》

    《美食、祈祷和恋爱》,相信只有看完电影,才不会误以为这是描述一段唯美爱情的三个用词。 [变质的婚姻——唯一比留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影 || 美食,恋爱和祈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mk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