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市图书馆举办“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这是前几天,我乘车路过市图书馆看到的横幅,当时觉得没赶上活动,真有点可惜!当天又在散文群里看到《人物专题征文公告|写出你心中最爱的那个作家》时,我心中狂跳出两个字:莎翁。从没写过人物,但好奇人物该怎么写?就试着让自己重温一下这位被人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莎士比亚,让大家一起再听听这一个在我心中永远不老的传说!
“哇,哇”的哭声打破了宁静,一个新生命诞生了。1564年4月23日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里,喜出望外地迎来了一个男孩——威廉•莎士比亚,他们家的第三个孩子。
威廉·莎士比亚父亲叫约翰·莎士比亚(John Shakespeare),是个成功的手套商人和市参议员,祖籍斯尼特菲尔德,母亲玛丽·阿登(Mary Arden)是一个富裕的地主的女儿。他在富裕的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
“威廉,你该去上学读书了。”父亲对莎士比亚说。
“好吧。”莎士比亚欣然应允。他到家乡的文法学校念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
天有不测风云,15岁那年,因父亲的某些原因,家道中落了,他只得放弃学业,帮助父亲经商,还教过书。
“我们有孩子了,威廉,结婚吧。”26岁的安妮·哈瑟维对18岁的莎士比亚说。他们结婚6个月后,女儿苏珊娜(Susanna)降生。两年后,他的龙凤双胞胎儿子哈姆内特(Hamnet)和女儿朱迪思(Judith)出生了。
“别走!威廉!”安妮·哈瑟维苦苦哀求。“安妮,没办法,我不走是不行的。”因犯了事,他并没别法。1585年,莎士比亚只身到伦敦谋生,不得不把安妮·哈瑟维独自一人留在家乡带孩子,操持家业。
初到伦敦,他做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剧作家罗伯特·格林在后来写文章攻击他:“ ……那里有一只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了傲慢自负的乌鸦,……而且他是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自负地认为是全国唯一的“摇撼舞台者”。双关语“摇撼舞台者”(Shake-scene)影射格林抨击的对象——莎士比亚的名字——“摇动长矛者”(Shakespeare)。
他当过演员和导演,1590年左右开始写作。“我要给旧剧本、编年史和小说注入了自己的先进理想,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他开始给旧剧本加工,逐渐改写或自己创作。
“戏剧应反映真实的生活。”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的创作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9年之后,经过努力,他成了环球剧团的股东。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及英国国内的的变化,他在不同时期创作了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和诗歌。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
“该衣锦还乡了。”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从伦敦回到家乡,写下遗嘱,因某些原因还更改过遗嘱。由于1596年8月11日,年仅11岁儿子哈姆内特因不明原因死亡,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大女儿,少部分留给小女儿,妻子只有“一张次好的床”。1616年4月23日逝世。
写到这里,我非常感谢那段休产假的时光,偶然喜读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让我对莎翁有了更多的了解,才得以写出以上对他的简单介绍。莎士比亚并未读很多书,一生坎坷,在家乡做过学徒,当过老师,经过商,到伦敦当过马夫和仆役,在剧院看过门,当过演员和导演,后来才从改编剧本开始,进而创作剧本和诗歌,最后成了剧团股东。这一生的经历就是个传奇故事!倘若他不努力,会有那么高的成就吗?想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可算平坦,但不够努力,对写作可说是个门外汉,只会回忆点过去的小事,人物的文章才刚写,也不知道写得咋样。
虽然只在休假几个月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这套书,但知道莎士比亚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的卓越成就。戏剧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和作家所描述的一些画面及经典语句,至今还在脑海。
莎士比亚的研究者把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如:《错误的喜剧》《维纳斯与阿都尼》《罗密欧与朱丽叶》《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亨利四世》等。
我在学生时代,就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经典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爱情悲剧,这个至今年轻人几乎都知道的爱情故事。尽管是悲剧,但有喜剧的气氛,有评论家说它“处处是青春与春天。”
书中“名字代表什么?我们所称的玫瑰换个名字还是一样芳香。”“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人的越多,我自己就越富,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等经典的名句,当时是多么激励我们几个闺蜜及年轻人对爱情的憧憬啊!不知那时谈论过多少次想要这样的真挚的爱情,不记得多少次聊过自己那个未来的“他”是怎么样的……
片段:
罗密欧:姑娘, 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朱丽叶:啊! 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罗密欧:那么我指着什么起誓呢?
朱丽叶:不用起誓吧; 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从这段经典对白看出,作品具有高远的意境和浪漫的气息,人物细微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真实。罗密欧是多么真心地爱着朱丽叶,想以月亮为誓,也许在他看来,如此皎洁的月光才配得上浪漫的爱情,要以月亮来见证他们的爱情。可是朱丽叶对罗密欧是多么崇拜和信任啊!她连月亮都不肯相信,就信任着她认为比月亮还优美的罗密欧,她需要高尚永恒的爱情。爱情就是像罗密欧一样爬过危险的高墙也要见到所爱的人,像朱丽叶对罗密欧一样的崇拜和信任,又何须誓言?作家用他美妙的文字诠释着爱情,赞美着爱情,让人产生了美好的想象:皎洁的月光照着树梢,为果树增添浪漫迷人的色彩,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柔美氛围,让人沉醉得难以自拔……
在《莎士比亚全集》中,我最喜欢莎翁尊重妇女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作品语言丰富宽博,灵动有力。作者采用三个平行交错的故事线索,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了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可爱形象。
特喜欢那一幕:两位妻子决定利用机会,整一整法斯塔夫的放荡与瞎闹,也让嫉妒心很重的弗鲁特吃一点苦头。接着法斯塔夫果然登场,而且开始向弗鲁特夫人调情,倾诉爱意。听着这些肉麻的求爱话语后,故意装成酸溜溜的模样,说赖希的老婆居然有高贵骑士看上了,她感到受宠若惊。这时赖希夫人突然跑进来,告诉这对野鸳鸯,男主人已经带领一群人进入屋里,开始到处搜索闯入的色狼。故意装成无比惊吓的弗鲁特夫人,叫法斯塔夫赶快躲进大洗衣笼,叫男仆把这笼子搬走。但来不及了,弗鲁特和众人已经冲进来,把搬洗衣笼的男仆叫住。可是夫人却抗议说,指挥洗衣物送往何处的是女人家的权利,要男仆照自己的命令搬走。弗鲁特进屋时到处察看,但没有发现色狼的踪影。夫人故意哀叹说,丈夫做得太过份了,然后哭闹说要离婚,大家听了目瞪口呆。两个男仆扛着笼子跟着那群欢快的洗衣服的女人后面,把笼子往泰晤士河旁的水沟丢去……
这一片段是我脑海中贮存了二十多年的镜头,作者善于用精雕细琢的写实手法描绘生活,人物在思想、情感、性格等方面都是个性化的。我太喜欢这些可爱的娘儿们了,她们乐观、泼辣、有心计、有胆量,真是太好玩了!有时我觉得这些女人太像现代的女人,真怀疑十六世纪的英国会有如此的女人!作者笔下如此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真像穿越时空过去的。就算其他什么情节或人物不记得了,我都不会忘记这一片段。以前想着自己一贯懦弱,甚至觉得不怎么讨人喜欢,不怎么聪明能干,真想也有这么可爱聪明能干就好了!现在,我也变得乐观开朗一点了,碰到什么事情总是往好的方向去想,尽心尽力地做好来。我要继续学习,做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
第二时期(1601-1608),这期的杰出成就是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
据说莎翁因痛失爱子,写下与爱子的名字一字之差的《哈姆雷特》。作者在哈姆雷特的形象上寄托着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许多特点,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也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
我不咋的喜欢哈姆雷特这人,觉得他太过于犹豫不决,有评论说他“长于思考,短于行动”。不过里边几句经典名言觉得很有激励性:
“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遇到过许多事情,当不好怎么处理时,我会想起这句话来。
“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奴隶,它会根据你的记忆随意更改。”有的时候,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特别是决心对一个人讨厌或恨的时候,我往往会选择遗失记忆。
说到莎士比亚的名言,我想起《麦克白》中那句“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生活中总有不尽人意的事情,我们必须勇敢坚强地面对,不论多么艰难,总有一天会过去。现在,我正经历着身体上的一点变化带来的痛苦,我就想到这句话,鼓励自己要开心和乐观,好好调理身体,调整心态,不要烦恼,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加油!
阴险、毒辣、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夫妇又立即浮在眼前。特别是那一幕:
麦克白夫人最近患了梦游症。她常常半夜起床,端着蜡烛,走来走去。她一边走一边来回搓手,而且一搓就是一刻钟。嘴里同时念叨着:
“这儿还有一点血迹。去,该死的血迹!去吧!一点钟,两点钟,啊,那么现在可以动手了。……”“这两只手再也不会洗干净了吗?这儿还是有一股血腥气味。什么样的阿拉伯香料都不能叫这只小手变得香一点。……”
每当看到麦克白夫人良心负疚,在梦游中洗手及不知不觉泄漏秘密的时候,我非常气愤,两夫妇这么恶毒,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难道是洗手就能洗脱罪行的吗?难道这样可以饶恕吗?现在变得神经兮兮的,这是咎由自取!好在马上可以从中醒悟:这是莎士比亚写的戏剧啊!作者写得太好了,这么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这么有个性的人物跃然纸上,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还需什么文字来赞颂作家作品呢?
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暴风雨》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出喜剧有很高的艺术性,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绘、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彼此交融,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点,是幻想与真实的巧妙结合。在他的戏剧中,现实主义的描绘往往与浪漫主义的抒写浑然融合。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欢他的戏剧,在论及戏剧艺术时充分肯定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原则,即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他的写作经历和作品艺术特点很值得我这个刚刚码字的人学习,虽然我写作的初心是“记录点滴生活,留下一切美好”,但是总该记录得真实漂亮点吧!只要别把本来美好的东西写成无趣无意义,就觉得很开心了!
1594年开始,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以四开本出版。到1598年,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卖点并开始出现在扉页。死后七年,由戏剧界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人所谓“第一对折本”。他的朋友、著名戏剧家本•琼孙曾为这部戏剧集题词,称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每年4月23曰,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选择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纪念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类文学史上的巨匠——莎士比亚,这位“英国戏剧之父”,英国的民族诗人和“艾芬河的吟游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华人社会常亦尊称他为“莎翁”。莎翁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将重新读这套《莎士比亚全集》,这次要细读,不能再囫囵吞枣了,希望下次再写莎翁,是将我心中永远不老的传说写得更加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