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楔子,吞吐天地之象,恢宏之势,落笔箭扣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雄奇险绝,著称于地方,有诗说:十八蹬入云端,鹰飞倒仰猴难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骨碌滚三天。文章主人公“我”却想要征服这段长城,笔者由此凸现主人公一大性格特点——大胆,自信甚至有点狂狷。这也为后文人物性格,奠定了基调。此处插入一处传说(女娲补天,通天接地,存有暗物质),笔者为后文所需情节埋下伏笔。通过主人公眼中所见之景(城墙与天空)勾勒成印象派的画,借梵高的星空深默空远来体会主人公的所见所感。可以由此发现主人公另一特点——具有独到的审美。为前面体现的勇者形象增添文艺气息。最后以天气突变与传说相互联系,导出正文,即“我”魂穿到古代。契机安排笔翰如流,作者笔力独扛。
正文以平仲为题(平仲即齐国上大夫晏婴。)继续以“我”为主人公,引出所见之人——齐景公。笔者以“我”为眼,描述的所见,细致入微。从人的形象由近远近开始展开描述——
来人的神色,动作三言两语就体现出了关切之感。最使本人叹服的是笔者对于背景描写如数家珍,从近处上玄下纁的皇帝衮冕,主人公睡的麻席,远处墙上的雕饰,青铜扶桑树。再回到自己,即晏子的相貌,所穿衣袍,所配衣饰,具象描写,有如画卷。
直接通过齐景公的话,引出重点鲁国国君夜宴。并以主人公失忆补充了前后发生的事件,由此,不得不详说晏子生平:晏子历任三朝,分别是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笔者所写即齐景公时期)。《史记•管晏列传》写: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晏子直言进谏,不惧权威,史太公称假如晏子还活着,十分愿意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
“晏子伏庄公尸哭之”便是文中崔、庆两家中崔杼弑君的结局。据《左传》记载: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曰晋必将报,欲弑公以说于晋……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於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於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由此可以看出,庄公之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给崔杼带了绿帽子所以崔杼怀恨弑君。崔杼杀了齐庄公,扶持齐景公,自立右相,庆封为左相。由于内讧,庆封扳倒崔氏,崔杼自杀。文中的谋杀太傅,是因齐太史记载了崔杼杀害齐庄公而被杀。)
以齐景公的角度,崔杼为弑君逆贼,拥兵自重,这类人往往是王权的威胁。由此引出当朝的所谓的隐患: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人据《晏子春秋》言: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由此看出晏子于三人是持有对抗态度,一般臣子之间敌对,一类为私怨,一类为社稷。由晏子所言,勇武之士,不约礼制,不服管束,于国家而言是很危险的)。
晏子对三个人命运的审判,就是笔者的重点。李白的《惧谗》中的“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结合李白的政治遭遇能看出诗人极度谴责晏子兵不血刃,谗言如剑寒。而诸葛亮的《梁甫吟》所述:“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诸葛正直悲悯的品性,亦是批判晏子用计阴狠。而作者在此却别树一帜,赋予主人公使命:为晏子正名(或者说改变二桃杀三士的悲剧)。这是文章的要旨。
鲁侯夜宴就是案发现场,笔者通过“我”的谋划,补充解释了历史中的情节,借用三人骄傲争功的心态,分桃不成,争强斗胜,愧怍自杀。
然而笔者以此为局,欲破此局。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三个人难道真如史书所写,不杀之不能安天下吗?笔者另辟蹊径,想到杯酒释兵权。借典解局,这也是主人公“我”特有的能力。瀚瀚青史,古人多以仿前人行事,不作先例(或者未能想出两全之策,按例办事最为稳妥)。
按笔者所设,解除佩剑入席,可以保三人不因刀剑死。借桃木不见之冲,鲁侯之手达成这个条件。然而文中出现了故事之外的人——田无宇。此处田无宇带头解剑,讲到田氏代齐,笔者或许有意与三勇对比。(貌恭者亦篡位谋逆,自傲者亦为君舍命)
内库失火,又是一大情节的转折。三士听信田无宇谗言,逼宫清君侧,又与崔杼的行为相互联系,但也显露了三人有勇无谋的特点。在晏子被三人作为佞臣即将命丧九泉,又合理安排了司马骧苴前来搭救。此处不得夸赞笔者对历史的了解,及其巧妙的构思。田开疆与司马骧苴的打斗,已经宣布了三人的结局。笔者用三人“清君侧”失败表明历史无法改变的凄凉,又安排以罪吃桃的情节为三位勇士增添了忠直品性,却又因此逃不过被杀的悲剧。这里与前文写以功赏桃相互对比,让人不禁长嘘短叹。“我”为晏子正名,欲救三人,又被当逆臣抓起来,抵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对于历史宿命,事难两全的无可奈何,本人认为是全文青钱万选所在。
尾声以凄清之色,为文章添了悠远之感。“我”是否又穿回去了,是否黄粱一梦,此处又似庄周梦蝶,深幽远阔。全文有琵琶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曲终绕梁,三日不绝!
本人对《梁甫吟》很是喜欢,遂此荐之。
文章链接:《梁甫吟》
该文作者:离九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