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概是我们永远避不开的地方,似乎生老病死都会在这个地方发生。
前段时间火爆朋友圈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于平淡中勾起大多数人的焦虑,而应宁的《人到中年:住院启示录》娓娓道来整个过程,却让人温暖,人间大爱莫过于此。
尽管如此,医院,仍旧是我最讨厌的地方,没有之一。
就在清明期间,我的亲姐姐也遭遇了和应宁同样的经历。不同在于应宁是意外发现肿瘤,反应恬淡,而我姐则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我第一次在医院做陪护,三天两夜,看着她面色焦黄到生龙活虎,嗯,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我一直过得浑浑噩噩,很多事情过去了就不愿意想起。这不是应老师说的活在当下,深刻分析也许是因为无能为力,也许是因为没有成就感,所以很多时候是在下意识地抗拒很多发生的事情。而医院则是最大的魔障,因为在这里我完全无能为力。
当年结婚怀孕生产前后三年间,爸爸动了大大小小三个手术,然后就像是被怪兽吸收了精力般,整个人衰弱了下来。在手术室外等待的焦虑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明白,什么叫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真是豪情壮语。而事情是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医院,除了你自己,都可以决定。这很让人无奈甚至是无助。
大概是2015年的时候同事小李哥在单位的门口遭遇两车相撞,见面的时候鲜血淋漓,刚开始还能清除明白的说明情况,瞬间就人事不知。动手术的期间,主刀医生和家属聊医治方案,他爱人无助的模样深深刻于我的脑海。无知无畏,其实不适用于医院这样的地方,除非有着极强的承受神经。
回想自己生产的过程,虽然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虽然是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但是那是我人生中最没有尊严的时期。后来和一些妈妈们聊天,原来不是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崩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