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0

2019-02-20

作者: 百度羊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2:57 被阅读3次

1、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目的: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个时间一定不要太久,准备时间越久,越难长期做下去。

无论做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当下,现在就进入它,不要犹豫!

2、不要拖延!

番茄工作法:25分钟;没有任何干扰;专心学习

每次一想要玩手机,我会强迫自己拿出书先翻两页,我用的也不是25分钟,只是想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翻一翻就没有想玩手机的念头。

3、环境极其重要!

知道为什么牛逼的人都会去“闭关”吗?什么关在地下室三天做出100页PPT,什么关在房间一天做完了整个项目,不过是让自己更加专注,没有干扰。

另外,把东西都收拾一下,尽量有序点,列出学习清单,做事清单。在学校的话,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不是进入状态再去学习,而是先去学才能找到状态。

一、接收信息

没压力的读点书,和在压力的情况下,快速的确定你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步骤,是两回事。

A、简化&速度

简化表示在获取的信息中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只有那些对你形成模型非常有帮助的例子才需要真正学习。

B、牢记一个原则:不管是哪种工具,它都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你把知识整理归纳,便于查看,即:达到目的就好

给大家推荐一个优化手写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

第一步:按照一定比例把笔记本分为三部分:线索(左侧)、笔记(右侧)、总结(底部)

第二步:在第一部分线索中记录知识大纲或关键词,在第二部分记录笔记,第三部分写自己的总结和学习心得(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说不定这就是你以后的写作素材来源)。

第三步:通过线索中的关键词和知识大纲来回顾和复习具体的内容。

既然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学习,那么就要善用笔记,尤其是理论,看懂不代表学会,全都记住也不一定学好,相反,忘记了一些也并不代表没有学好。知识是需要在不断地复习、积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把学到的变成自己的。

二、理解

1.整体理解

高中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哲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针对比较难读的书,从头到尾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能够不纠结于细节,第二遍去读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去理解;二是为了能大体上理解作者较大层次的思想,不纠结于细节。

2.细节理解

打开一本新的教科书的时候,里面好多词,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因为它就是这本书的专业术语。 学起来就相当枯燥,看不进去。

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名词解析”这种题型吧。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人们更喜欢叙述性学习,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更喜欢看段子,案例,故事。

三、知识框架

1、局部性学习者——只建立了信息孤岛

2、整体性学习者——会将新学的知识,和已经熟知的只是网络建立联系,不断扩大知识

3、更加厉害的整体性学习者——除了会不断扩大已有的学习网络,还会不断的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的优点是逻辑清晰,结构分明,有利于全局把握知识脉络形成体系,还能图文结合,电脑、手机可随时查看。不过要用一小段时间才能熟练操作。

四、回顾

复习也是有套路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复习不过是再回顾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这还不够。

复盘的基本程序包括四步:

1. 回顾目标:清晰、明确、共识的目标为我们树立了评估结果、分析差异的基准;

2. 评估结果:回想实际的过程,对照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点;

3. 分析原因:对于差异,深入分析,找到根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关键点,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4. 总结经验:基于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利弊得失,从中学到经验教训以及未来行动改善建议。

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适合任何场合的任何学习者。

一开始用技巧可能会降低你的效率,不奇怪。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适应期,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那么学习能力将会突飞猛进。

超强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丰富知识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t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