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原生家庭》
我讨厌把“家庭”与“暴力”联系在一起。
因为一旦冠上“家庭”的名头,暴力事件就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家务事”、“别人的隐私”,其危害性便被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在“和稀泥”的心态下,很多遭受暴力的受害者会羞于向外界求助或谈论这件事。
事实上,家暴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它跟谋杀不同,谋杀是一次两次,开始之前都是隐藏好的。
而家暴从语言羞辱、责骂、推搡、拳脚相加、使用工具,甚至到致人死亡,是千百万次的。
在家庭中施暴的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惩戒,他会变本加厉,扩大施虐范围,增加施虐人数、程度和频率。
01.“每个家庭都发生过。”
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Kim在微博上公开控诉李阳家暴。
2013年2月3日,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准许Kim和李阳离婚,三个女儿由Kim抚养,李阳需要支付抚养费每人每年10万元至18周岁,还需要向Kim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此外,法院还根据Kim的申请,向李阳发出了“人身保护令”。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离婚后,李阳接受过很多采访,对于自己的暴力行为全无悔意:
“不能让她有反抗,要一次性把她制服。”
“家里打一架很正常啊,说李阳老师家暴,你爸打过你妈没有?都打过嘛,为啥没人报道啊?你没名气嘛。”
“我打老婆的事,我有没有羞耻感?脸红不红?一点儿都不红,为什么?正常的。”
善良的网友们则全都站在了“外人”Kim这边,声援她,安慰她,为她出谋划策。
各种妇女团体、访谈节目也都争相邀请她分享自己的经历。
可掌握了话语权的Kim却在2019年的【国际制止暴力侵害妇女日】,发长文表示“原谅”李阳,并对他深情表白:“我将永远爱我的丈夫。”
她说:“原谅是我给自己的礼物,因为它让我感到欣慰,这也是给李阳的礼物,因为这让他看到真正的爱,是不同于崇拜的。”
紧接着,李阳发文说“Kim和我未来还会继续一起抚养和教育孩子”。
于是,“李阳疑似复婚”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2021年8月29日,Kim再度发视频控诉李阳家暴。
这次,被家暴的对象是他们的小女儿李花。
视频中,13岁的李花哭得撕心裂肺,大声质问父亲:你想干什么?你是不是要杀了我?”
而李阳对此的回应,先是委托律师声明否认自己家暴,随后发文称Kim断章取义,截取了部分视频来肆意污蔑他,同时,李阳的弟弟声称侄女夜不归宿、旷课、早恋,所以才被李阳大声训斥。
李阳是否家暴女儿,自有法律论断,暂且不讨论。
倒是Kim在整件事中犯的三个错误,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是很多女性都会犯的错误,所以在责备家暴者的同时,也希望女性们可以多加注意。(本文理智探讨,没有责备受害者的意思)
02.错误一: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家暴
离婚后,Kim参加了很多反家暴活动,她很清楚,在中国,有24.7%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在家庭暴力中,90%的受害人都是女性;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中国女性遭遇家暴;40%的女性杀人案件与家庭暴力有关;每年有9.4万女性因家庭暴力自杀。
有很多女性没有机会发声,没有机会像她一样脱身离婚,最终的结局,要么被打死,要么以暴制暴。
但她还是选择了公开原谅李阳:
“我们的爱是永远的爱,不是朋友的爱,我对他是对丈夫的爱。”
“我跟李阳说,要是我把照片发表,好多人会恨死我,他也笑了。”
她对孩子说:“你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但是不要恨爸爸这个人。”
私底下原谅,是个人的自由。
在特殊时期公开高调发表原谅家暴者的做法,是对被家暴者的背叛。
如果她的原谅是在李阳悔改、认错,得到惩罚、给出补偿的情况下,还可以理解,但这些都没有。
这样的原谅只是Kim的自我感动,感动到最后,只感动了她自己。
如果她把原谅李阳当成自己move on的仪式,那也就算了。
但她偏偏把自己塑造成“救赎者”的角色,信心满满地要去改变李阳:“我原谅你,我有足够的心灵力量,我比你强大,过去的创伤不再困扰我,而且我还能带你(李阳)一起战胜家暴。”
这样的行为让她找到了虚幻的精神安全感,却也伤害到了很多人,包括她的孩子。
03.错误二:为了孩子不离婚,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
在现实中,打老婆的男人,绝大多数也都会打孩子。
有很多女性,原本有机会离开家暴男,但她们却沉浸在相对熟悉的情感里不肯离开,甚至还向孩子灌输“我都是为了你才不离婚,我都是为了你才受苦的”思想,在这样的心理摧毁下,比起施暴的父亲,孩子会更厌恶被家暴的母亲。
韩剧《付岩洞复仇者们》中,李美淑经常被丈夫打得半死,却总是忍气吞声,女儿白书妍见她不肯反抗,对她十分冷淡,后来,李美淑反抗了丈夫,书妍才跟母亲的关系有所好转。
在家暴的环境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孩子拼尽全力为被家暴的母亲撑腰去反抗父亲,结果,母亲轻易原谅父亲,反过来指责孩子“白眼狼,你怎么能这样对你爸爸”。
这样的母亲既是被害者也是帮凶。
04.错误三:被家暴后忍气吞声,被出轨了才站出来发声
“他打我我都忍了,没想到他竟然背着我出轨。”
张培萌家暴,张漠寒选择了原谅,张培萌出轨,她才选择了离开。
李阳家暴,Kim选择了原谅,李阳再婚生子,Kim选择了再度发声。
在感情中,女性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抓小放大”:对伴侣“给别的女人拧瓶盖”、“让别的女人坐副驾驶”这样的小缺点揪住不放,对他们家暴、赌博、欠债、pc这样的原则问题却总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让步,容忍度奇高。
在她们看来,出轨比家暴更严重,所以她们出来发声不是被家暴了,而是对方出轨或者对方再婚了。
事实上,出轨是道德问题,家暴是法律问题。
被家暴,能离婚都是运气好,搞不好的话连命都没有。
所以,在婚姻中,女人最不能没有大局思维,轻重不分,本末倒置。
05.宁做泼妇,不做怨妇。
遭受家暴,很多女性以为自己的原谅会让对方感激涕零,幡然醒悟,事实上,那样只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让他们更加疯狂。
有时候,愤怒和仇恨也是一种力量。
拿出对付小三的气魄、吼孩子的嗓门去对付男人,而不是唯唯诺诺地为自己挽尊,说什么宽容、原谅。
那样的话,很可能你的愤怒和攻击会变成自我攻击,自我纠错,自我反省。
记住,在两性博弈中,如果你掌握不了权力,姿态再好看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说:“父母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大概率会重复父亲的行为。
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在潜意识里,会培养对暴力的纵容和默许,那么她长大成人后,很可能也会遭到伴侣的暴力。
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不要试图打动、教育、感化家暴男,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彻底远离他。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人如果没有烈性和担当,就会害了自己,拖累祸害下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