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观后感
妈妈害怕我追剧上瘾,一般只让我看好电影,不让我看乱七八糟的电视剧。可是她这次却出乎意料地同意我看康熙王朝。
首先要了解一下历史背景,大清国的皇帝们依次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电视剧演到了两位皇帝,即顺治和康熙,主要演的是康熙。剧中有康熙的四个年龄段,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用了三个演员,演技好,效果佳。
需要声明的是:电视剧与真实历史有一些差别,我在写时也会跟历史有一些出入,请大家见谅。
顺治皇帝是孝庄太后(皇太极的妻子)的儿子,生下来却没有被孝庄太后抱过,也没有吃过她的一滴奶,经常看到的是奶娘,而不是亲额娘。孝庄碰到了一个在天花病时活下来的小女孩,并给她取名苏麻喇姑(真实历史中苏麻喇姑与孝庄年龄相仿),让她服侍玄烨。顺治帝有一个佟妃(即康熙的额娘),还有一个董鄂妃。他极其偏爱董鄂妃,董鄂妃生了重病,顺治心急如焚,以至于连玄烨得了天花都没有顾上,甚至连朝政都不关心,反而让一个叫行森的和尚带着众僧侣为董鄂妃施法,董鄂妃却没有挺过来。玄烨吃了芨芨草,又在孝庄与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下终于捡回了性命。
顺治失去爱妃,被行森说是尘缘已断,又在他的劝说下竟执意要出家为僧,引来了孝庄的强烈不满。顺治出家前给下一任皇帝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沙哈、鳌拜和遏必隆。他们立下诸如辅佐康熙、永不结党谋私的誓言,后来却反悔了,这都是后面的事了。顺治出家当和尚,法名行痴,行森也被火化了。年仅八岁的玄烨登基,年号康熙。他儿时的伴读魏东亭(历史上并无其人)和苏麻喇姑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孝庄昭告天下说顺治暴病驾崩,康熙即位后,孝庄太后成为了孝庄太皇太后,也被称为老祖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康熙十四岁了,已经成为了一个青年,他坐朝听政已经六年,因尚未亲政,所以不能下达旨意。康熙幼时的老师是魏承谟(魏东亭的父亲,历史上并无其人),等他当上了皇帝魏承谟就变成了帝师。
一日朝政,魏承谟弹劾鳌拜圈地害民。索尼命人各打了他们五十大板,让苏克沙哈彻查此事,又门户紧闭,装病不出。魏承谟请求辞官,并提醒康熙四大辅政之臣以分成了三派,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搜集鳌拜圈地害民的证据(被班布尔善骗了),以备有待一日弹劾鳌拜,自成一派。鳌拜与遏必隆想法反驳,他们与班布尔善是一派。索尼被夹在当中,请病不上朝,装聋作哑,又是一派。
魏承谟走后,鳌拜给康熙另择了一个叫济世的比较“固执”的帝师,一是想约束康熙,二是想探得虚实。康熙想与天下学子比一比,结果得了个探花,济世觉得自己教不动了,就告老还乡了。孝庄太皇太后恰巧离京祭祖,她想让康熙历练历练。主考官苏克沙哈看到伍次友的考卷后非常高兴,请皇上将之点位状元。康熙同意后,又答应他要在同朝议政的日子与他一起扳倒鳌拜,提前亲政!苏麻喇姑苦劝不听,她连夜赶到孝庄太皇太后那里告诉她皇上要提前亲政。孝庄让她务必阻止这次朝会,并亲自班师回京。苏麻喇姑回去迟了,没有成功阻止。朝会上,苏克沙哈弹劾鳌拜,不过奸诈的鳌拜带着更多内外大臣弹劾苏克沙哈。十四岁的康熙在鳌拜的威逼下不得不治了苏克沙哈的罪,康熙和苏克沙哈以失败告终。孝庄回京后杀了苏克沙哈,用意是拖延鳌拜,以忠良的头去换得奸贼短时间的麻痹。孝庄又让康熙娶了老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赫舍里成为了皇后,索尼便再也没有理由继续装病,只能站在康熙这边对付鳌拜,不得再是“局外人”。
这次科举考试,有个叫伍次友的考生和一个叫明珠的考生。明珠认出了皇帝,就当了一个手下人。伍次友没认出来,他的文章不符上联亦不符下联,倒是将鳌拜骂了个体无完肤。苏麻喇姑对伍次友生情,康熙却也喜欢苏麻喇姑(历史中康熙最喜欢的还是皇后赫舍里)。他向伍次友请教了治国之策。当伍次友得知这是“真龙天子”后,就不敢放胆直言,想康熙请了旨,离开了。康熙增添了几个摔跤的布库。鳌拜与班布尔善定下了篡位的日子,打算在那一天当着百官怒斥康熙,班布尔善也备好了士兵。不料康熙早已知道,他推辞说孝庄太皇太后病了,早朝推迟,着鳌拜前来问安。班布尔善明知有诈,却仍然挑唆鳌拜前去,用意是等鳌拜落入陷阱后,再带兵杀进去,自己就当上了皇帝。他还特意假传圣旨,让九门提督吴六一升官,由副将平山勇担任九门提督。平山勇被班布尔善重金买通,答应他不放一兵一卒进城,除非持有班布尔善和鳌拜令。谁知康熙另给了吴六一一道密旨:吴六一担任九门提督一职,无朕亲笔手谕,概不奉召,钦此。所以吴六一看破了班布尔善的诡计,待其走后,抓了平山勇等人,封闭城门,无论进出者呈何人手令,均不得放进。
鳌拜落入了康熙的陷阱,被捕了起来。就在班布尔善带着兵士要打进来时,吴六一率领大军打败了班布尔善的人。这正是康熙的第一个丰功伟绩:智擒鳌拜。(真实历史的康熙智擒鳌拜与电视剧有所不同)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
一晃十几年过去,康熙三十岁左右了。近来时间,总有人上奏折请皇上给军饷。他们是镇守边关的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其中以平西王吴三桂的实力最大,他们被称为三藩。
康熙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平三藩。吴三桂曾经是明朝的人,结果反了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帮助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立了清朝。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去京城当卧底,打探消息。
康熙不想再忍气吞声,他打算裁撤三藩,以为吴三桂不会反,并派了朱国治去当云南巡抚,侦查吴三桂的一举一动。朱国治曾与吴三桂有私仇,并不相信他会同意被裁撤。孝庄太皇太后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因为她半辈子都生活在刀光剑影中,她在有生之年不想再看见她的孙子康熙与任何人发生战事,她认为可以等吴三桂老死再说。她还觉得如果康熙下旨裁撤三藩,吴三桂必反,如果吴三桂反,则康熙必败。 康熙长这么大头一次不顺从孝庄,他还是同意撤藩。吴三桂上奏折表面上说是同意撤藩,过两日便离开云南,但暗中却筹集兵马钱粮。朱国治知道后,为国捐躯了。
康熙得知吴三桂反,派兵,却被打了回来。与此同时,察哈尔王带着兵马也造反了,手握雄兵的王辅臣进退两难,康熙是腹背受敌。他一筹莫展,就告诉太皇太后孝庄,请求退位。但是在苏麻喇姑和孝庄的劝导下,最终继续当皇帝。孝庄再次挺身而出,说裁撤三藩是自己的旨意。此时康熙有了新的“谋士”:周培公。周培公为人善良,慷慨正直。康熙却令他当大将军,平叛。周培公杀了一个晚到的将官,立了军规。他带的大军所向披靡,先平了察哈尔王,又打倒了王辅臣,带上雄兵又打倒了吴三桂。就这样,吴三桂案彻底被平。
康熙做的第三件大事是收复台湾。在平完吴三桂后,康熙有疑心,怕周培公造反,就把他贬到边疆。周培公用了十来年的时间,画了一幅地图,是大清国最全的地图。画好后,他就与世长辞了。他死前,给康熙推荐了两个人:姚启圣(一个老头子)和图海(康熙的一员将领)。
康熙派人去把姚启圣抓了过来,姚启圣表面迷迷糊糊,却很执著。他敢顶撞上司,而且不畏死。他向皇上承认他在心底里确实不敬重皇上,这股傲气是磨也磨不掉的。他喜欢看书、品茶,一到遇上正事的时候,却没有一回不办得干净利索。
台湾的延平王郑经不希望回归大陆。台湾与大陆隔着海峡,福建的水师战船又敌不过台湾的,所以大清就是收复不了这么小的一个岛。郑经曾经说过:“大清像是一头大牛,庞大无比。而我台湾则是一枚细针。但如果二者撞在一起,还是针厉害。”
康熙让姚启圣当福建总督,成了“姚督”。他虽然“不务正业”,只顾着喝好茶,但却立下了规矩,让官兵不敢为非作歹。郑经手下有个叫施琅的水师提督,非常擅长水战。他总是带兵侵扰大陆,所以姚启圣要将所有人撤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在这住惯了的老百姓怎么会轻易离开呢?他们在几天里有好几个死的,甚至还有人去刨姚启圣的祖坟。最终姚启圣跪在沙滩上,感化了他们的心。因为这次迁移,有好多孤儿没饭吃。康熙下旨给每人银子,却被贪官污吏都给诈走了。
一个叫李光地的人带着孤儿们四处奔波,恰巧碰到了容妃(康熙一个后宫的妃子,下文会讲到),李光地是伍次友的徒弟,伍次友已经逝世。李光地被推荐入朝廷当官,成了明相(明珠)和索相(索额图)的中间人物。明珠拉拢大阿哥(会在下文讲到)和李光地,索额图拉拢二阿哥(会在下文讲到)和李光地。所以李光地被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他实在受不了,竟公然弹劾这四位,可皇上怎么会信他呢?李光地那年28岁,蓝齐格格(皇帝的女儿,下文会讲到)那年16岁,蓝齐格格竟然喜欢了一节草民李光地。
皇帝把李光地派到姚启圣那里去帮忙收复台湾。阴差阳错,台湾水师提督施琅是姚启圣之前的徒弟。恰巧施琅与郑经发生了嫌隙,施琅只好投靠了姚启圣。姚启圣、施琅和李光地三人成了收复台湾的重要人士。施琅改造了福建水师战船,康熙派满洲八旗的兵将协助他们。施琅却说:“只有脚底板大的人才适合水战,像那些满兵都是屁股大,擅长骑马。”
过程无需细讲,过了些时日,风一到,福建水师成功收复了台湾!康熙在祭拜明太祖朱元璋时笑着说:“看见了吧,朱元璋!台湾被收复了,看来我大清远胜于你大明啊!”
在介绍第四件事前我要说另一件事,就是康熙的后宫和子女。先说一说他的后宫。明珠有个妹妹嫁给了康熙,叫慧妃,却不得康熙喜爱。慧妃生有一子,是皇长子胤褆,明珠是国舅。康熙青年时娶了赫舍里,赫舍里是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女儿。索尼早已逝世,索额图就成为了国丈。赫舍里临死前生一子,是康熙的次子胤礽,也是皇太子。电视剧中,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是容妃,容妃有一女叫蓝齐儿,别人叫她蓝齐格格。格格指公主。
接下来要说一说康熙子女的事情。主要是三个,第一个是皇长子胤褆,第二个是皇次子皇太子胤礽,第三个是蓝齐格格。起初胤褆和胤礽情同手足,甚至到了一人被罚一人陪的阶段。但后来胤褆的母亲慧妃却挑拨离间,再加上俄罗斯送礼时闹得事,子女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胤褆、明珠和慧妃;另一派时胤礽和索额图。这两派之间是明争暗斗,尤其是胤褆和胤礽,局势越来越僵化,到了陷害对方的地步。
而蓝齐格格则是康熙王朝第四件大事的主角。近年来蒙古准葛尔地区的葛尔丹王总是侵占别的蒙古部族。康熙为了主持公道,必须要派兵出征。但是他得暂且稳住葛尔丹,等物资都筹备齐了再打葛尔丹。一次葛尔丹扮作将领,和部下进京城送礼,看上了蓝齐格格,竟向康熙求亲。康熙虽然震怒,但无可奈何,唯有此计可以延缓战争。他在蓝齐格格的强烈不满下,硬是派胤褆将她送到了准葛尔境内,正是“千里送亲”。
过了几年,康熙兵力够了,粮草够了,率军亲征葛尔丹。此时的蓝齐儿已经生有了孩子,叫阿密达。胤褆带着大军击彻底溃葛尔丹,葛尔丹死的时候蓝齐儿在旁边泪如雨下。
眼看着康熙取得了大胜利,却有一帮人来行刺。这些人中的头目是一个冒充明皇朱三太子朱慈囧的人,还有一个是葛礼。葛礼是索额图的人,索额图派他来行刺康熙。那索额图为什么想杀自己的女婿呢?康熙亲征时带着胤褆,而将太子胤礽留于京城管理朝政。索额图是跟着太子的,康熙在亲征途中病重,差一点儿就归天了。自有谣言康熙驾崩之说传入京城,胤褆在康熙好转后诬陷胤礽,说他得知康熙病重后非常喜悦,是以康熙大怒。
京城中的孝庄太皇太后已经很老了,她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就让容妃等康熙回来,然后劝他别撤了太子胤礽。因为孝庄知道康熙之所以还没有撤了太子,是因为不想看到自己伤心。
康熙回来会怎样呢?太子之位还保吗?胤褆胤礽的关系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蓝齐儿有没有原谅她的皇阿玛?
最初我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情看这部电视剧的,但是当我在短时间内追完46集后,有这么几点感触:
1、皇位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美好。皇帝年少时需要读书学习,长大亲政了需要每天批阅无数奏折(尤其是没有意义的奏折,大家可以搜顺治康熙批阅过的奇异奏折),尤其要担心被刺客刺杀,被大臣算计并玩弄于掌间。
2、千古圣君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成为的。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皇帝的责任是管理国家、管理人民,如果只会吃喝玩乐,就会遗臭万年。
3、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孝庄曾说过:“最不可以相信的东西是奏折。”吴三桂在表面上说绝同意撤藩。暗地里却招兵买马,在撤离的日子突然造反。
……
电视剧留给了我们很多遐想,但真实的历史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推荐大家观看《康熙王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