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句总结现今中国家庭教育的公式:中国式家庭=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
我认为总结得非常到位。
在中国家庭中,为什么爸爸会缺席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爸爸妈妈没有搞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的顺位关系,有了孩子之后,孩子是重中之重,孩子是当务之急,进而忽略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导致爸爸不知所措,进而选择逃离。那为什么妈妈会焦虑呢?因为妈妈会把自己在幼年缺失的东西,强加于孩子身子,当孩子没有按照她事先预定的路线行进时,她就要抓狂发火。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逛街时,孩子看中了一件衣服,死活要买,妈妈停下来,摸了摸衣服,看了看衣服上的标签,说:孩子,这件衣服成色、质地一般,妈妈带你到前面的品牌专柜里去买好不好?孩子顿时嚎啕大哭起来,说:我就要这件,我就要这件!妈妈一看这阵势,就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呵斥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站起来,到前面去,妈妈给你买最好的。……在这样的场景中,妈妈认为最好的东西,应该也是孩子喜欢的。其实,孩子有时候并不会在意东西的品牌啊、成色啊、质地啊,妈妈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往往是自己所缺失的、是自己所喜欢的。己所欲,强施于人!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儿女占用了所有的资源,所以也应该承担他们所有的希望。当资源付出到一定程度,这样一场对孩子爱的绑架就开始布局——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计划发展,我就要伤心,就要内心压抑偷偷饮泣。我这一辈子把你拉扯大,现在过得这么累,圈都是因为你!
很多父母已再告诫自己的孩子:“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只要你幸福,爸爸妈妈做什么都可以!”
这个时候儿女脑子里面的心智模式也被启动了,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话,要孝顺,让父母伤心是很罪恶的事情。这个时候,叔叔伯伯邻居大妈也以同谋者出现,他们苦口婆心:父母还不是为你好?你现在还不懂,以后呢就知道啦。
最终这场打着爱的旗号的绑架一拍即合:儿女愿意为父母亲放弃自己的想法,进入父母为他们准备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生活之中。这种生活,父母在自己脑海里面预演多年,意淫不已,到今天终于由你来实现,他们感到无比欣慰。
父母为孩子苦心写好一场生命的剧本,仔细打磨,多方求证,打理好所有演出成功所需的明暗规则,只等着孩子带上面具,上场表演他们他们写好的剧本,等待他们在看台下的掌声。
孩子们带着元气表演,最后无法掩饰内心的难过,摔掉面具罢演。
网友评论